

1.
亦作“靵”。
2.
器物上用以提攜懸系的襻紐。
1.出自《周禮·夏官·弁師》弁師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紐。
2.出自《淮南子·說林訓》龜紐之璽,賢者以為佩。
3.出自《詩》銀星釘稱衡,綠絲作稱紐。
4.出自《寒秀草堂筆記》緁妤妾趙印,以羊脂玉為之盤,鳳紐,傳為某所偽作。
3.
紐扣;帶的結扣。
1.出自《禮記·玉藻》居士錦帶,弟子縞帶,并紐約用組。
2.出自《楚辭·劉向〈九嘆·怨思〉》申誠信而罔違兮,情素潔於紐帛。
4.
本,根據。
1.出自《莊子·人間世》是萬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紐也。
2.出自《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二七章三十》全篇大義,以德為基,以誠為紐,其旨備矣。
5.
系束;活結。
1.出自《禮記·喪服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
6.
連結;聯系。
1.出自《荀子?正名》交喻異物,名實玄紐。
7.
供人操縱的機鍵;有關全局的關鍵。如:電紐;樞紐。
8.
量詞。印一方為一紐。
1.出自《周書·文帝紀上》其后曰普回,因狩得玉璽三紐,有文曰皇帝璽。
2.出自《舊唐書·德宗紀下》辛卯,南詔獻鐸槊、浪人劍、吐蕃印八紐。
3.出自《玉壺清話》顯引兵剿襲,大破之,梟名王貴將十五輩,獲偽羽林印二紐,斬二萬級。
9.
用同“扭”。扭轉;扭結。
1.出自《哨遍·嗓淡行院》套曲老保兒強把身軀紐。
2.出自《水滸傳》話說當下魯提轄紐過身來看時,拖扯的不是別人,卻是渭洲酒樓上救了的金老。
3.出自《水滸傳》兩個在陣前,來來往往,番番復復,攪做一團,紐做一塊,鞍上人鬭人,坐下馬鬭馬,兩個鬭了四五十合。
10.
用同“綹”。股;束。
1.出自《點絳唇·省悟》套曲想當初您愛我時,剪青絲半紐。
11.
中醫術語。赤脈。
1.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上有絶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
12.
漢語音韻學術語。即聲母。漢字音節開頭部分的輔音。又稱聲紐。
1.出自《聲韻略說?論音之變遷屬于時者》古雖有一字數讀,然不異紐,則異韻。
13.
姓。隋代有紐回。見《隋書·孝義傳》。
1.出自《續通志?氏族略七》紐,明紐師瑩,成化舉人。
1.指植物枯萎倒伏。
2.指屋宇傾倒損毀。
1.競爭;爭奪。
1.跌落;倒塌。
1.謂側著耳朵靜聽。
1.形容峰巒險峻,向下傾斜。
1.仆倒;覆敗。
1.欽慕別人的風采。
1.見"傾隕"。
1.喪亂;危殆。
1.傾心佩服。
1.傾身撫掌。指喜樂過度而有失常態。
1.投靠;依附。
1.顛覆;覆滅。
2.倒塌;翻倒。
3.傾軋陷害。
4.謂邪僻不正,反復無常。
5.竭盡,全部拿出。
1.車上的傘蓋靠在一起。
2.指初次相逢或訂交。
1.形容對人極其忠誠。
1.巍峨的宮殿。望之似欲傾墜,故稱。
1.排斥陷害。亦指謀害之意。
1.斟酒。
1.惑亂。
1.傾覆邦國。
2.謂耗盡國力。
3.舉國,全國。極言人多。
4.形容女子極其美麗。
5.指美女。
《漢書·孝武李夫人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焙笠詢A國傾城”或傾城傾國”形容女子極為美麗。
1.驚駭。
1.坑害;陷害。
1.傾駭,驚駭。
1.謂吸盡河水。
2.謂河水傾瀉直下。形容文詞流暢奔放。
3.指銀河。
1.謂以酒壺注酒。亦借指飲酒。
1.盡情吐露情懷。
1.指斜陽。
1.指動亂。
2.謂言辭曲折。
1.倒塌毀壞。
1.謂投契而歡暢。
1.迷惑;迷戀。
1.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終向之者,誠也。臣竊自比葵藿。"后因以"傾藿"比喻忠于皇帝。
1.謂降低自己的身份。形容態度真誠恭敬。
1.傾軋排擠。
1.拿出全部家產。
2.指家產蕩盡。
3.全家。
1.見"傾家蕩產"。
全部家產都沒有了人不學好,濫吃濫用,縱有家財萬貫,也會傾家蕩產。
1.用盡全部家產。
1.拿出或喪失掉全部家產。
1.狡詐。
1.傾身接談,會見。
1.倒盡。指消耗干凈或全部拿出。
1.見"傾襟"。
1.亦作"傾衿"。
2.推誠相待。
1.盡心竭力。
1.西斜的太陽或日光。
1.過分貪求。
1.《左傳.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鮑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杜預注"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后因以"傾柯衛足"指善于保護自己。
1.猶渴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