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摩擦;磨損。
2.
動詞
用磨料磨物體使光滑、鋒利或達到其他目的。
3.
動詞
逐漸消失,消滅。
4.
動詞
沒完沒了地糾纏。
5.
動詞
耗時間;拖延。
6.
動詞
用磨具加工玉石等材料。
7.
動詞
阻礙;折磨。
1.
磨治;摩擦。
1.出自《詩·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2.出自《石鼓歌》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3.出自《春日讀書》詩床頭雙短劍,今夜更須磨。
2.
磨刀石。參見“磨礱砥礪”。
1.出自《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
3.
研討;觀摩。
1.出自《說苑·建本》因其可之曰時,相觀於善之曰磨。
2.出自《法言·學行》學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4.
磨練。
1.出自《后漢書·韋彪傳》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者,在其所以磨之故也。
2.出自《鄆州溪堂詩》憊心罷精,磨以歲月。
3.出自《鴨綠江南北》他已經五十六歲,多年的苦難磨得他像石頭一樣頑強。
5.
救治。參見“磨昬抉聵”。
1.出自《澤州靈泉院記》長老繼作,磨昬抉聵。
6.
折磨。
1.出自《賺蒯通》那里也惡人自有惡人磨,這的是強中更遇強中手。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世間好事必多磨,緣未來時可奈何。
3.出自《懷閻百詩就醫京口》詩苦憶淮陰閻伯子,近來脾病太相磨。
4.出自《困獸記》好,我知道你居心磨死我的!
7.
磨難;災難。參見“磨劫”。
1.出自《癸巳類稿·黟縣山水記》三姑尖,《初學記》引《輿地志》亦謂之靈山。山多石,三年一遇野火盡燒,故老謂之三姑磨。《新安志》云:“若非磨年,百姓放火,輒有雨滅之。”按磨讀折磨之磨,佛家謂之魔劫,神仙謂之厄會,皆以年紀也。
8.
拖延。
1.出自《答李琮書》趙充國征先零,鄧訓征羌及月支胡,皆以計磨之,數年乃克。
2.出自《上海的早晨》這樣表面上先打起鑼鼓來,實際上慢慢地細細地磨,政府能有啥意見?
9.
糾纏。
1.出自《西游記》天那!還吃得有多少哩!只這一個怪女婿,也被他磨慌了!
2.出自《兒女英雄傳》你道他因甚的笑將起來?原來他因被這位新娘磨得沒法兒了。
3.出自《四世同堂》他接過錢去,又磨著大嫂給添了八毛,湊足三塊。
10.
磨滅。
1.出自《后漢書·南匈奴傳論》千里之差,興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2.出自《送窮文》人生一世,其久幾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3.出自《桃花扇·罵筵》奴家香君,被捉下樓,叫去學歌,是俺煙花本等,只有這點志氣,就死不磨。
4.出自《憶延安》詩再久的時光喲,也磨不掉心中的延安!
11.
消耗時間。
1.出自《醒世姻緣傳》這人們也都磨了這幾晝夜,都也乏了。
2.出自《校長先生》整個上午的時間,就在這樣的無聊、痛苦和焦灼的等待之中,一分一分地磨過去了。
12.
通“摩”。接觸;迫近。
1.出自《野田黃雀行》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磨蒼天,來下謝少年。
2.出自《劉生》詩青鯨高磨波山浮,怪魅炫曜堆蛟虬。
13.
見“磨翻”。方言。埋怨;責怪。
1.出自《白洋淀紀事·紀念》夏天,你在這里不是答應給他一枝槍嗎?后來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記性壞,賭氣自己做了一枝。
14.
用同“饃”。參見“磨磨”。
1.出自《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畢羅》今北人所謂磨磨,乃麺為之者,南人罕能修治。
2.出自《事物異名錄·飲食·餅》唐小說:宰相有櫻桃饆饠。北人呼為波波,南人謂之磨磨。
15.
見“磨陀”。逍遙自在。
1.出自《魯齋郎》我這里自磨陀,飲香醪,醉顏酡,拼沉睡在松蘿。
2.出自《殿前歡·和阿里西瑛韻》曲醉時林下和衣臥,半世磨陀,富和貧爭甚么。
3.出自《祆神急·道情》套曲隨時達變,得磨陀處且磨陀。
16.
用同“麼”。助詞。表示疑問、祈使。
1.出自《敦煌曲子詞·鳳歸云》錦衣公子見,垂鞭立馬,腸斷知磨?
2.出自《江城子》詞好是問他來得磨?和笑道:莫多情。
3.出自《中國語文》在話本小說中有寫成“么”的,也有寫成“磨”的。“磨”也有表示祈使語氣的,與今語“吧”同,現北方方言中尚保留著。
17.
姓。明有磨繼輔。見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僻姓》。
18.
通“摩”。撫弄。參見“磨娑”、“磨弄”。
1.出自《齊東絕倒》我挺刃偶磨娑,到而今無計如何。
2.出自《掛枝兒·鏡》鏡子兒,虧你每日看人面,歡喜你,磨弄你,放你在跟前。
19.
通“摩”。指耕田后將土壤弄碎耙平的農作。
1.出自《香飄四季》我們耕田磨地的女子,對個皮鞋托托響,油頭油面的香港人全不合適。
20.
見“磨陀”。猶豫;徘徊。
1.出自《牡丹亭·慈戒》后花園窣靜無邊闊,亭臺半倒落。便我中年人要去時節,尚兀自里打個磨陀。
2.出自《長生殿·冥追》俺悄魂輕似葉,他征騎疾如梭。剛打個磨陀,翠旗尖又早被樹煙鎖。
1.日入處。
2.喻暮年。
1.官署名。御史臺的通稱。
2.官署名。中書省的別稱。
3.官署名。刑部的別稱。
4.臺名。宋謝翱哭文天祥處。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南富春山。
1.見"西臺痛哭"。
即慈禧太后”(976頁)。
1.西廂的前堂。
2.泛指西邊的堂屋。
3.佛教語。佛門職位的稱呼。
1.見"奇技"。
1.猶奇書。
1.謂過于奇巧而無益的技藝與制品。
1.奇特盤曲。
1.道教所稱北斗星中的神名。
1.奇特出眾;奇特雄健。
1.見"奇俊"。
1.亦作"奇倔"。
2.奇特挺拔。
3.獨特不凡。
4.謂筆墨新奇剛健。
奇特怪異語言奇譎,讀者難解|性頗奇譎,自視甚高。
1.指奇特峻峭之山。
2.謂詩文的風格﹑語言嚴正而不同凡俗。
1.見"奇俊"。
1.古醫術。
1.猶怪異。
1.猶言希奇古怪。
1.新奇美麗。
1.馀利。
〈書〉零數。也作畸零。
也作畸零”。不滿整數的零頭數。引申指殘缺不全張煌言的詩集名《奇零草》。
1.長壽﹐年歲很大。
1.新奇的樂律。
1.謂相貌奇偉多福。
1.唐杜甫《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詩"雪飛玉立盡清秋﹐不惜奇毛恣遠游。"后因以"奇毛"借指白鷹。
1.名墨。
1.術數的一種。以十干中的"乙﹑丙﹑丁"為"三奇"﹐以八卦的變相"休﹑生﹑傷﹑杜﹑景﹑死﹑驚﹑開"為"八門"﹐故名"奇門";十干中"甲"最尊貴而不顯露﹐"六甲"常隱藏于"戊﹑己﹑庚﹑辛﹑壬﹑癸"所謂"六儀"之內﹐三奇﹑六儀分布九宮﹐而"甲"不獨占一宮﹐故名"遁甲"。迷信者認為根據奇門遁甲﹐可推算吉兇禍福。
1.希奇神妙;美妙。
1.謂不親事生產之民『代指諸侯。
古代指不從事農、工等正常生產的人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貨,以致富羨。
1.猶陰謀。
2.非凡的謀略。
1.香木名﹐即沉香。亦省稱"奇南"。南﹐也寫作"藍"。
1.特殊的才能。
1.美妙的樂曲。
一種校驗代碼傳輸正確性的方法。根據被傳輸的一組二進制代碼的數位中1”的個數是奇數或偶數來進行校驗。采用奇數的稱為奇校驗,反之,稱為偶校驗。采用何種校驗是事先規定好的。通常專門設置一個奇偶校驗位,用它使這組代碼中1”的個數為奇數或偶數。若用奇校驗,則當接收端收到這組代碼時,校驗1”的個數是否為奇數,從而確定傳輸代碼的正確性。
1.亦作"奇偶"。
2.單數和雙數。
3.比喻命運的坎坷與順利。
4.詩文中以駢儷為耦﹐錯綜為奇。
1.珍奇的花。
2.喻出眾的作品。
1.見"奇辟"。
1.偏于一方面﹐片面。
1.珍奇的美玉。
2.比喻才智出眾的人。
1.不平凡的氣勢或氣象。
2.不平凡的志氣。
1.奇巧的器物。古代以為邪僻而不合禮制。
2.謂少有的才能。
1.奇異機巧;奇詭狡詐。
2.猶巧妙。
3.猶湊巧。
1.謂山勢奇特峻峭。
2.謂筆墨雄健而不同流俗。
1.非常的情操。
1.捧托﹐高舉。奇﹐助詞。
1.謂于法律正文以外﹐另行請示或比附他例判案。
1.猶困厄。
2.指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