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煩悶;抑郁不平。
2.
動詞
〈書〉憤慨;生氣。
1.
煩悶。
1.出自《禮記·問喪》孝子親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
2.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故濟北王阿母自言足熱而懣,臣意告曰:“熱蹶也。”
3.出自《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十年》龐勛憂懣不知所為,但禱神飯僧而已。
2.
憤慨。
1.出自《楚辭·嚴忌〈哀時命〉》幽獨轉而不寐兮,惟煩懣而盈匈。
2.出自《校書郎王公夷仲墓志銘》侍郎犒賞遲,又欲折支與,健兒懣。
3.
昏。
1.出自《中說·天地》子謂叔恬曰:汝不為續《詩》乎,則其視七代損益終懣然也。
4.
用同“們”。用于代詞或指人的名詞后,表示復數。
1.出自《春渚紀聞·隴州鸚歌》莫憶鸚哥也。娘子懣更各自好將息。
2.出自《跋姜氏〈上梁文稿〉》在敕局時,見元豐中獲盜推賞,刑部例皆節元案,不改俗語。有陳棘云:“我部領你懣廝逐去深州?!边吋疲骸拔译S你懣去。”懣,本音悶,俗音門,猶言輩也。
3.出自《西廂記諸宮調》賊陣里兒郎懣眼不扎,道:“這禿廝好交加!”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