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逃避脫漏。
1.遮蔽庇護。
1.遮蔽﹔遮蓋。
2.指遮蓋物或障礙物。
1.屏障﹔墻壁。比喻造成隔閡的東西。
1.唐人婚嫁﹐候新婦至﹐眾人擁門塞巷﹐至車不得行﹐稱為障車。
1.唐時應用文體之一。舉行婚禮障車時的祝頌文字。唐司空圖有《障車文》。
1.堤防﹐堤壩。
1.瘴氣。障﹐通"瘴"。
1.阻擋﹐阻止。
1.堤防﹔堤壩。
2.指為堤防所阻擋。
3.設置障礙以防備。
1.遮蔽覆蓋。
1.佛教語。煩惱。
1.阻隔。
1.死于瘴荒之地的尸骨。障﹐通"瘴"。語本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1.圍堵。
1.障礙變故。
1.封閉管制。
2.謂獨占。
1.阻擋水流入海。比喻人力勝天。
2.佛教語。猶業海﹐生死海。
3.瘴荒之地。障﹐通"瘴"。語本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1.阻礙﹐妨礙。
1.障泥的別稱。
1.阻礙隔閡。
1.遮障衛護。互﹐通"枑"。
1.障蔽護衛。
1.長期以來形成的思想障礙。
1.邊陲﹔邊塞。
1.猶障吝。
1.阻塞﹔隔絕。
1.顛狂﹐精神失常貌。
1.佛教語。謂惡業的妨礙和煩惱。
1.瘴氣。障﹐通"瘴"。
1.亦作"障恡"。
2.圍堤占奪水面并加守護。
1.見"障吝"。
1.揚袖遮日。
1.折扇的別稱。古人常用以遮蔽面孔﹐故稱。
1.帷幕。
1.佛教語。煩惱苦難。
1.亦作"障腦"。
2.佛教語。煩惱。
1.見"障惱"。
1.垂于馬腹兩側﹐用于遮擋塵土的東西。
1.即屏風。
1.即瘴氣。障﹐通"瘴"。
1.佛教語。由惡業污染而產生的煩惱。
1.遮蔽日光。
2.用以遮蔽日光的墻壁。
1.阻塞不通。
2.指使阻塞不通的障礙物。
1.長柄扇。帝王儀仗之一。又稱長扇﹑掌扇。
1.漳水和澨水。障﹐通"漳"。
1.邊塞上的烽火臺。隧﹐通"燧"。
1.阻塞的河道。
1.佛教語。惡業與煩惱。
1.以袖遮面。借指美女。
1.遮蔽或轉移別人視線使看不清真相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