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滑行;(往下)滑。
2.
動詞
偷偷地跑開;悄悄地進入。
3.
形容詞
光滑;平滑。
4.
動詞
〈口〉稍微看看。
5.
動詞
沿著,順著。
6.
副詞
〈方〉很;非常(用在某些單音節(jié)形容詞前)。
7.
同“熘”。
1.
亦作“澑”。
2.
偷偷地走;悄悄地走。
1.出自《桃花女》倘或禮物有些不臻,打?qū)⑵饋恚以诤竺婧昧铩?/p>
2.出自《儒林外史》景蘭江見不是事,悄悄在黑影里把匡超人拉了一把,往小巷內(nèi),兩人溜了。
3.出自《上海的早晨》他旋即關(guān)緊了大門,好像防備有壞人跟在汽車后面溜進來似的。
4.出自《把一切獻給黨·童年》﹝我﹞急急忙忙地跑到直井圍墻門口,趁警察不注意,溜了進去。
3.
順手竊取;偷偷地拿。
1.出自《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絳》差人各溜過幾件細軟東西,到拿地方同去回官。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被我趁他不見,溜了一張來。
3.出自《團花鳳》你到莫弄風家里溜出那股釵兒,便拿來見我。
4.
隨順;順著。
1.出自《紅樓夢》你想想那老子娘,在那邊管家爺們跟前,比我們還會溜呢。
2.出自《三千里江山》溜著繩子一找,好家伙,十來個槍手都藏在大土坑里,有板有眼拉著繩子。
5.
一種烹調(diào)法。微煮一下或經(jīng)油炸后再加芡粉。
1.出自《新方言·釋器》江浙人謂食物入釜微煮曰溜。
2.出自《大波》把昨天留下的宣威火腿切一截,另外炒個醋溜蓮花白。
6.
詞綴。用在形容詞之前或之后,多疊用。參見“溜嚴”。
1.出自《水滸傳》光溜溜一雙賊眼,只脧趁施主嬌娘。
2.出自《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陳州糶米記》棒打棠梨甜蜜蜜,鞭敲酸棗醋溜溜。
7.
滑動;滑落。
1.出自《浣溪沙》詞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2.出自《插花吟》酒涵花影紅光溜,爭忍花前不醉歸。
3.出自《兒女英雄傳》這個當兒,那紀獻堂離開書房,一似溜了韁的野馬,益發(fā)淘氣得無法無天。
4.出自《銅墻鐵壁》這時剛下過雨,地皮松軟,陡斜的山崖溜下去也跌不死人。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nèi)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guān)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