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並】的拼音、怎么讀

並

拼音: bìng

繁體:並

筆畫:8

部首:一

五筆:uogf uogd

結構:上下

五行:水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

亦作“傡”。“竝”的今字。

2.

平列。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

2.出自《漢書·儒林傳·瑕丘江公》武帝時,江公與董仲舒並。

3.出自《渡瀘賦》偉雄並乎三分,恥偏安乎一隅。

3.

兼有;具有。

1.出自《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御鞅諫簡公曰:“田、監不可並也,君其擇焉。”

2.出自《宋書·自序》外祖會稽盛孝章,漢末名士也,深加憂傷,每撫慰之,曰:“汝並黃中沖爽,終成奇器,何為逾制,自取殄滅邪!”

3.出自《登臨海嶠初發疆中作》詩欲抑一生歡,並奔千里游。

4.

皆是;都是。

1.出自《珍珠船》《琴集》曰: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並蔡琰作。

2.出自《贈路舍人澤溥》詩復敘國變初,山東並賊吏。

5.

比并;相比。

1.出自《晝夜樂》詞秀香家住桃源徑,算神仙、才堪並。

2.出自《桃花扇·草檄》那更,香霧云鬟;清輝玉臂,廣寒仙子也堪並。

6.

合并。

1.出自《紅樓夢》你父已經獲罪,只可並案辦理。

7.

指吞并。

1.出自《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趙昂﹞思量要謀害他父子性命,獨並王員外家私。

8.

聚合;湊合。

1.出自《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家中又無積蓄,挨到十年之外,衣單食缺,萬難存濟,只得並迭幾件破家火,變賣盤纏。

9.

猶拼,謂舍命相斗。

1.出自《水滸傳》黃信見三個好漢都來並他,奮力在馬上斗了十合,怎地當得他三個住。

2.出自《水滸傳》段家莊重招新女婿,房山寨雙並舊強人。

10.

似;如。

1.出自《送田三端公還鄂州》詩青油幕里人如玉,黃鶴樓中月並鉤。

2.出自《次韻參寥同前》總是爛銀並白玉,不知奇貨有誰居?

3.出自《攤破金字令·遇張月容于虎丘殿階》曲芳容並月,皎潔如明鏡。

11.

副詞。普遍;全都。

1.出自《易·井》王明,並受其福。

2.出自《漢書·趙充國傳》虜並出絕轉道,卬以聞。

3.出自《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4.出自《春明退朝錄》京城士人,舊通用青絹涼傘。大中祥符五年九月,惟許親王用之,余並禁止。

5.出自《聊齋志異·鳥語》詢之,果生二子;無何,並死,其日悉符。

12.

副詞。一起;一同。

1.出自《詩·秦風·東鄰》既見君子,並坐鼓瑟。

2.出自《后漢書·黨錮傳序》尚書霍谞、城門校尉竇武並表為請,帝意稍解。

3.出自《茶香室叢鈔·為人后者不入》以其背親從人,故與僨軍亡國者並斥之。

13.

副詞。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

1.出自《后漢書·皇后紀序》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

2.出自《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是一年前,也是賭輸了:身邊並無一文,夜間便去掏摸些東西。

3.出自《聊齋志異·細柳》凡數月,並不與言商賈。

14.

副詞。猶甚至、連。常與“亦”連用,后多跟否定詞,強調程度之深。

1.出自《聊齋志異·促織》宰嚴限追比;旬余,杖至百,兩股間膿血流離,並蟲亦不能行捉矣。

2.出自《大同書》蓋並水不飲,實不可行,故佛為遁詞。

15.

而且;并且。

1.出自《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車載牲牢甕舁酒,並召賓客延鄒枚。

2.出自《夜譚隨錄·清和民》甲故有膽,陽作不知而陰解腰纏,驀然出不意,反縛之,並系己胸,其人窘迫,絮絮求釋不絕,甲置若罔聞。

16.

表示兩個動作同時進行。

1.出自《列子·天瑞》﹝林類﹞拾遺穗於故畦,並歌並進。

2.出自《后漢書·方術傳下·薊子訓》見者呼之曰:“薊先生小住。”並行應之,視若遲徐,而走馬不及,於是而絕。

3.出自《北史·源賀傳》冬則講武,春則種植,並戍并耕,則兵未勞而有盈蓄矣。

17.

猶和,與。

1.出自《江州送李侍御歸東洛》詩獨乘驄馬去,不並旅人還。

2.出自《紅樓夢》怎奈邢夫人信了兄弟並王仁的話,反疑心王夫人不是好意。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洗帳

1.藏族婚俗。成婚之日,男家在篷帳中誦讀梵經,以驅掃邪氣,俗稱"洗帳"。


洗志

1.謂清除雜念,使志趣純潔。


洗帚

1.方言。刷洗用具。多用細竹條捆扎而成。


洗竹

1.削去叢竹的繁枝。


洗妝

1.梳洗打扮。

2.洗除妝飾。


洗濯

1.洗滌。

2.除去(罪過﹑積習﹑恥辱﹑仇恨等)。


洗濯磨淬

1.修養鍛煉。


璽冊

1.亦作"璽策"。

2.玉璽和冊命文書。


璽策

1.見"璽冊"。


璽封

1.蓋上璽印的文書封口。


璽紱

1.亦作"璽韨"。

2.璽綬。


璽韨

1.見"璽紱"。


璽符

1.猶印信。天子所用。


璽誥

1.詔令的一種。用以授官或加封。


璽喚

1.傳說中的古國名。


璽劍

1.《西京雜記》卷一"漢帝相傳以秦王子嬰所奉白玉璽,高帝斬白蛇劍。劍上有七采珠﹑九華玉以為飾。"后以"璽劍"指傳國之寶。


璽節

1.古代準許通商的憑證。上有印章,故名。


璽室

1.印盒。


璽綬

1.古代印璽上所系的彩色絲帶。借指印璽。


璽書

1.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書。

2.秦以后專指皇帝的詔書。


璽運

1.猶言帝運。


璽詔

1.詔書。上有御印,故稱。


徙蹕

1.移動帝王的車駕。謂帝王出行或命駕回宮。


徙邊

1.將犯人流放邊境服勞役。古代的一種刑罰。


徙播

1.猶遷徙。


徙卜

1.遷居。古人定居須經過占卜,故稱。


徙處

1.遷居。


徙次

1.遷居。


徙道

1.謂遷居。


徙都

1.遷移都城。


徙放

1.流放。


徙廢

1.貶謫廢棄。


徙構

1.易地而建。


徙錮

1.貶謫禁錮。


徙官

1.遷徙官職。亦指被遷之官。


徙貫

1.猶徙家。


徙家

1.遷居。


徙居

1.遷居。


徙舉

1.指軍隊行動。


徙靡

1.搖曳紛披貌。


徙民

1.移民。

2.遷移之民。


徙木

1.《史記.商君列傳》"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后用為取信于民之典。


徙遷

1.遷移。


徙任

1.調任。


徙戎

1.晉代統治階級中企圖用武力強迫少數民族外遷的一種主張。


徙散

1.遷移疏散。


徙善遠罪

1.趨向善良,遠離罪惡。


徙舍

1.指星移位。

2.指軍隊拔營。


徙市

1.古禮,天子諸侯喪,庶人不外出求覓財利,以示憂戚,因移市于巷中以供其急需,謂之徙市。


徙尾

1.猶言倒數,末尾。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汤原县| 台安县| 德惠市| 新巴尔虎左旗| 湟中县| 梓潼县| 舒兰市| 永州市| 特克斯县| 迭部县| 大悟县| 乌拉特后旗| 上蔡县| 梓潼县| 买车| 肥乡县| 上高县| 南京市| 蒙阴县| 临颍县| 新田县| 青浦区| 台北县| 沾益县| 桂阳县| 巴彦淖尔市| 巴青县| 阳东县| 宜兴市| 蓝田县| 蓬安县| 上犹县| 梓潼县| 安吉县| 山丹县| 建始县| 青田县| 元朗区| 博白县| 汤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