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倂”的新字形。
2.
并排;并列。
1.出自《禮記·祭義》行肩而不併。
2.出自《后漢書·鄭玄傳》公車再召,比牒併名,早為宰相。
3.出自《積微居讀書記·讀后漢書札記·張純曹褒鄭玄傳》併名,為併列名字。
3.
聚;集。
1.出自《孫子·九地》謹養而勿勞,併氣積力。
2.出自《憶昨行和張十一詩》殃銷禍散百福併,從此直至耇與鮐。
4.
并吞;合并。
1.出自《史記·秦本紀》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併。
2.出自《南史·鄭鮮之傳》毅素好摴蒱,於是會戲。帝與毅斂局各得其半,積錢隱人,毅呼帝併之。
3.出自《屏跡》詩年荒酒價乏,日併園蔬課。
4.出自《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天公號令不再出,十日愁霖併為一。
5.
拼;拼殺。
1.出自《單刀會》俺本是漢國臣僚,漢皇軟弱,興心鬧,惹起那五處兵刀,併董卓誅袁紹。
2.出自《水滸傳》楊春道:“我們盡數都去和他死併如何?”朱武道:“亦是不可,他尚自輸了,你如何併得他過?”
6.
逼;催逼。
1.出自《西廂記》俺娘無夜無明併女工。
2.出自《水滸傳》又怎奈白玉喬那廝催併,疊成文案,要知縣斷教雷橫償命。
7.
副詞。一起,一齊。
1.出自《漢書·賈誼傳》天下淆亂,高皇帝與諸公併起。
2.出自《和約法師臨友人》詩我有數行淚,不落十余年。今日為君盡,併灑秋風前。
3.出自《秦州見敕兼述索居凡三十韻》別來頭併白,相見眼終青。
8.
副詞。都,皆。
1.出自《春賦》河陽一縣併是花,金谷從來滿園樹。
2.出自《同崔頒登鸛雀樓》詩風煙併是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3.出自《金陵即事》詩背人照影無窮柳,隔屋吹香併是梅。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如其言,果併就擒。
9.
連詞。并同,連同。
1.出自《英烈傳》也先(陳也先)併數百步兵,力怯而逃。
10.
連詞。連。表示強調某一詞或詞組,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
1.出自《歸潛志》凡朝廷遣使來,必以酒食困之,或辭以不飲,因併食不給,使餓而去。
1.攻破城邑。
1.解醉;醒酒。
1.排解愁悶。
1.猶言轉憂為喜。
1.入春。
1.借用。
1.嚇破了膽。形容驚怖之至。
1.猶膽顫心驚。形容非常恐懼。
1.見"破家蕩產"。
1.敗壞道德。
1.箭射中靶子。
2.亦作"破鏑"。喻發言正中要害。
1.見"破的"。
1.擊敗敵軍。
1.傳說夏禹鑄九鼎以象九州,后因奉為國家政權的象征。因以"破鼎"借指亡國。
1.猶言破破爛爛。
1.見"破丟不答"。
1.破壞和戰斗。
1.三字姓◇改羅氏。見《通志.氏族一》。
1.謂花綻蕾初放。
1.破除邪惡。
1.猶破蕾。
1.分二為三。指分析事理。
1.砍伐。
1.即颶風。夏秋間生于海洋的暴風。
1.破除廢棄;廢除禁止。
1.宋制,州縣催征財賦官物達九分(九成)以上,謂之"破分"。諸司不再催辦,戶部亦不再問。
1.《詩.豳風》篇名。贊美周公平定管﹑蔡﹑商﹑奄四國的叛亂,伐罪救民。《詩.豳風.破斧序》"《破斧》,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惡四國焉。"后用作贊美朝廷用兵平亂之典。
2.夏后氏孔甲所作歌名。孔甲因其養子被斧斷足,感而賦《破斧》之歌。事見《呂氏春秋.音初》。
1.《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以"破斧缺斨"形容戰爭中必須付出的代價。
1.破鍋。
2.見"破釜沈舟"。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后以破釜沉舟”比喻下最大的決心。
1.猶破釜沉舟。語本《孫子.九地》"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
1.《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后遂以"破釜沈舟"表示下定必死決心。有進無退干到底。
1.剖開腹部。
2.腹瀉;拉肚子。
3.生育;生孩子。
1.形容竭盡忠誠。
1.安排些或花費點時間。
1.見"破工夫"。
1.削去棱角。喻除繁雜而從簡易。
2.喻改方正為圓通。
1.亦作"破矩為圓"。
2.謂削去棱角,改方為圓。比喻去嚴刑峻法而從簡易。
3.比喻改方正為圓通。
1.語出《史記.酷吏列傳》"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后以比喻刪繁雜而從簡易,去浮華而尚質樸。
1.破舊敝壞。
1."補骨脂"的別稱。一年生草本,枝被少量黃白色毛,單葉卵形。夏季開花,淡紫或白色。莢果短而厚,不裂,含一種子。中醫以種子入藥,有補腎助陽之功效,主治腎虛陽痿﹑腰膝冷痛﹑泄瀉﹑遺尿等癥。
1.舊稱女子十六歲為"破瓜"。"瓜"字拆開為兩個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稱。
2.瓜字分開為"八八"兩字,舊又因用作六十四歲的代稱。
3.喻女子破身。
1.攻克險阻﹑難關。
比喻有了缺點、錯誤或受到挫折以后,不自振作、任其自流,抱著自暴自棄的態度他自輕自賤,成了習慣,破罐破摔,不想學好了。
1.罐子已經破了,又往破里摔。比喻有了缺點﹑錯誤或受到挫折以后,任其自流,不加改正,或反而有意朝更壞的方向發展。
1.已滅亡的國家。
2.擊破敵國;消滅敵國。
1.損害,侵害。
1.驅寒;消寒。
1.謙抑﹔謙讓。
1.謙虛遜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