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歲數。
2.
名詞
人從事某種工作經歷的年數或物品使用的年數。
3.
名詞
某些生物體發育過程中不同的階段。如昆蟲的幼蟲第一次蛻皮前叫一齡蟲,水稻長到七個葉叫七葉齡。
1.
年齡。
1.出自《禮記·文王世子》文王謂武王曰:“女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
2.出自《文心雕龍·序志》予生七齡,乃夢彩云若錦,則攀而采之。
3.出自《悼世界文豪高爾基》他五歲便做了孤兒,十齡便投身社會。
2.
年限;年數。
1.出自《悼離贈妹》詩自我不見,於今二齡。
2.出自《答張徹》詩道途綿萬里,日月垂十齡。
3.出自《歌頌中朝友誼·參觀彭總所住巖洞后》詩英雄城市輝重日,烈士陵園亙萬齡。
3.
某些生物體發育過程中不同的階段。如昆蟲的幼蟲第一次蛻皮前叫一齡蟲;水稻長到七個葉叫七葉齡。
1.哭聲。
2.指悲叫聲。
3.笑聲。
4.鳥獸鳴聲。
1.因痛苦而高聲呼叫。
1.號哭。
1.高聲長鳴。
1.清揚激越之音。
1.高聲急應。
1.謂聲音激越而嘈雜。
1.即藠子。詳"藠子"。
1.薤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薤》。
1.設醮超度。
1.道教徒齋醮時祭告天帝的詞章。
1.齋醮祭禱。
1.古行冠禮時,父斟酒給兒子飲時的祝辭。
1.祭墓。
1.再嫁婦女。
1.謂道士設壇祭祀祈禱。
1.供祭。
1.迎神賽會。
1.醮壇上的燈火。
1.設壇祈禱;祭奠。
1.祭奠。
1.奠酒;敬酒。
1.古代冠禮中的一種簡單儀節。
1.嫁女的使命。
1.道士設壇祭祀用的法器。
1.設醮禳解。
1.謂齋醮設祭之事。
1.道士所做齋醮祈禱之事。
1.道教徒打醮祭告天帝的表文。
1.額外的好處。
1.齋醮,祭祀。
1.祭告。
1.即醮壇。
1.道士祭神的壇場。
1.道教徒齋醮時祭告天帝的表文。宋沈遘有《真宗皇帝忌日醮文》。
1.猶醮壇。
1.設醮祭祀。
1.猶醮壇。
1.道士祭神的禮儀。
1.設齋祭天,并向天庭上表章奏告。
1.清白。
1.潔白貌。
1.潔白貌。
1.主人飲酒盡爵后酌酒進客。
1.古時軍中會飲結束時的鼓聲。
1.主人勸客盡飲。
1.宮殿的臺階。
1.臺階。
1.臺階與門堂間的通道。
從1到n的連續自然數相乘的積,叫做階乘,用符號n!表示。如5!=1×2×3×4×5。規定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