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齷齪”。①不干凈;臟。②形容人品質(zhì)惡劣。③〈書〉形容氣量狹小,拘于小節(jié)。
1.
亦作“齱”。
2.
整頓;戒備。參見“齪巷”。
1.出自《奏目疾乞解軍務(wù)札子》已整齪在寨軍馬。
3.
見“齷齪”。器量局促;狹小。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
2.出自《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
3.出自《秋日游蓮池序》人間齷齪,抱風(fēng)云者幾人。
4.出自《嘯亭雜錄·重經(jīng)學(xué)》故一時耆儒夙學(xué),布列朝班,而漢學(xué)始大著,齷齪之儒,自蹍足而退矣。
4.
見“齷齪”。骯臟。
1.出自《黑旋風(fēng)》他見我風(fēng)吹的齷齪,是這鼻凹里黑。
2.出自《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賃房盡有,只是齷齪低洼,急切難得中意的。
3.出自《上海的早晨》不管什么衣服穿到他身上總不像樣,也不大合身,不等兩天,不是齷齪了,就是扯破了。
5.
見“齷齪”。卑鄙,丑惡。
1.出自《青溪寇軌》當軸者皆齷齪邪佞之徒,但知以聲色土木淫蠱上心耳。
2.出自《亡友方思曾墓表》與其客飲酒放歌,絕不與豪貴人通。間與之相涉,視其齷齪,必以氣陵之。
3.出自《清明前后》這些政治社會上的黑暗齷齪,使得趙自芳近來更加常常動感情,更加躁急。
6.
局促,拘謹。參見“齪齪”。
1.出自《史記·貨殖列傳》而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fēng),俗好儒,備於禮,故其民齪齪。
2.出自《新唐書·杜牧傳》牧剛直有奇節(jié),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
3.出自《戒庵老人漫筆·張羅峰》故其建立,殊自偉然,不齪齪於末世局面。
4.出自《吳董卿大令在揚州見余近句有詩相及賦此酬之》詩寫憂齪齪拈吟筆,偶爾流傳江海間。
1.桿秤的木桿。桿秤的組成部分﹐上面鑲有計量的金屬秤星。也有把桿秤叫秤桿的。
1.桿秤一端下垂的金屬彎鉤﹐用以懸掛所秤的物體。
1.衡量﹐品評。
1.桿秤上供手提懸秤的條狀物﹐多用繩子或皮條制成。也稱秤紐。
1.秤桿。
1.倉庫司秤庫丁。
1.謂用秤衡計物體重量。引申為衡量﹐品評。
1.秤毫。詳"秤毫"。
1.盤秤一端系的金屬盤﹐用以裝所秤之物。
1.秤錘。
1.指金銀一類物品的分量和成色。
1.魚躍水面之稱。舊俗認為是漲水之兆。
2.每年舊歷元旦至十二日﹐汲水秤其輕重﹐以卜一年旱澇或豐歉。
1.即秤錘。
1.喻人雖小而志氣大。
1.以秤懸持。喻權(quán)衡之意。
1.衡量斟酌。
1.稱象的體重。《三國志.魏志.鄧哀王沖傳》"時孫權(quán)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致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后因以"秤象"為少年聰慧的典故。
1.謂心無偏私﹐公平如秤。
1.謂勤儉持家。
1.桿秤上的花星。多以金屬鑲嵌在秤桿上成小圓點狀﹐作為計量的標志。
1.比喻冷暖無常的友誼。謂交友視勢利為準。見人位高得勢則為友﹐位低失勢便無情。
1.亦作"吃白飯"。
2.謂光吃飯不做事。
1.謂吃酒食不出錢。
把契約等文書保存著以備查核立此存照。
1.關(guān)懷救助。
1.保存正統(tǒng)﹑正宗。
2.維護﹑保持正氣﹑正義。
1.謂使國家得以穏定保全的政治措施。
1.猶存根。
1.保全志向。
2.寄托志向。
1.意念,注意力。
1.貯存;貯藏。
1.追念,追慕。
1.存身;安坐。
2.過活;生活。
1.見"忖測"。
1.亦作"忖惻"。
2.猶推測。
1.推測。
2.思量。
3.量度。
揣測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猶忖度。
1.猜想,估計。
1.古代傳說中的神名。
1.思念。
1.村沙,粗俗。
1.思忖,思量。
1.考慮。
1.寸白蟲的省稱。
1.元代云南的一種鄉(xiāng)兵。
1.極少的報答。
1.指遠方景物。山水樹林等綠色景物,遠視之形體甚小,故稱。
1.短暫的旋風(fēng)。
1.短小的武器。
2.微弱的兵力。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