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虎皮上的花紋。
1.出自《說文?虍部》虨,虎文彪也。
1.古代學士院起草或修正詔諭的地方。
1.察看;審察。
2.巡視糾察。
3.考察;上級人員到下屬機構檢查工作。
攝影術語。指取景器看到的物像范圍位置與鏡頭攝入的物像范圍位置不一致的現象,系因取景器與鏡頭分處兩個視點所造成。校正的方法有兩種(1)使取景器軸線與鏡頭主軸成一定角度;(2)改變取景器高度。
1.臨朝聽政。
1.謂責其成功。
1.看紅色就像綠色。形容憂愁迷亂而致眼睛昏花。
1.目光端正。語本《國語.周語下》"視無還,端也。"后亦以"視端"為正直坦誠之相。
1.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
1.古代人死,以玉含其口中◇因稱送終為"視含"。
1.看望問安。
2.察看。
1.照看護理。
1.指揮。視,通"指"。
1.侍奉或探望病人。
觀察物體時,從物體兩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線在人眼光心處所成的夾角。物體的尺寸越小,離觀察者越遠,則視角越小。正常眼能區分物體上的兩個點的最小視角約為1分。
1.古官名。掌望氣預言災祥之事。
1.用以觀察的小孔。
1.在一定距離內眼睛辨別物體形象的能力。
1.古官名。扶持瞽師,兼掌作樂。
1.親往哭吊。
1.目光不定的樣子。
1.觀察其行為。
2.察看巡行。
1.形容帝王﹑官吏極其顧恤民眾疾苦。
1.形容帝王﹑官吏愛護百姓。
指0~10兆赫范圍內的頻率。用以生成或轉換成圖像。在電視技術中,又稱為電視信號頻率,所占頻寬為0~6兆赫。廣泛應用于電視、攝錄像、雷達、計算機監示器中。
1.猶侍寢。
1.見"視民如傷"。
1.見"視民如子"。
1.看日影以知時刻。
2.占候時日,以卜吉兇。
1.謂時間雖短,但卻感到過得很長。
1.古代傳說中的獸名。
2.《史記.李斯列傳》"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司馬貞索隱"禽鹿猶禽獸也,言禽獸但知視肉而食之。《莊子》及《蘇子》曰'人而不學,譬之視肉而食。'揚子《法言》曰'人而不學,如禽何異?'言不能游說取榮貴,即如禽獸,徒有人面而能強行耳"后因以借指禽獸。
1.語本《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后因以"視如草芥"比喻極端輕視。
1.看得如同穢土那樣下賤。比喻極端蔑視。
1.見"視若路人"。
1.見"視同兒戲"。
1.把親人或熟人看作陌路人。
1.看見了好像沒看見。形容對眼前事物漠不關心。
1.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雙親進餐的一種禮節。語本《禮記.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
1.謂面向陽。
1.謂督率軍旅。
1.辦公;接任治事。
1.古代天子﹑諸侯每月朔日祭告祖廟后,在太廟聽政,稱"視朔"。
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樣。形容不怕死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1.見"視死若生"。
1.謂甘心死去。
1.見"視死如歸"。
1.把死去看做活著一樣。形容不怕死。
1.見"視死如歸"。
1.看法,輿論。
1.指視力。
看和聽。指對事物的感覺、印象和看法。也指見聞混淆視聽|務廣視聽,深防蔽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