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軟體動物,身體呈長卵圓形,有兩面殼,生活在淺海泥沙中,肉味鮮美,可食用。殼燒成灰,可入藥。也叫蠔(háo)。
1.
亦作“蠇”。
2.
石蠣。海鷂魚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海鷂魚》。
3.
牡蠣。
1.出自《神農本草經》牡蠣,味咸平
2.出自《南齊書·周颙傳》至於車螯蚶蠣,眉目內闕,慚渾噸之奇,礦殼外緘,非金人之慎。
1.亦作"讎書"。
2.校書。
1.爭訟。
1.猶作偽﹐作假。
1.問難。
1.亦作"讎?"。亦作"讎隙"。
2.仇恨﹐怨恨。
1.仇恨﹑嫌隙。
1.亦作"讎校"。
2.校勘。
1.怨仇﹐仇恨。
1.注視而不說話﹐猶豫貌。
1.對答﹐作出反應。
1.亦作"讎雓"。同"讎隙"。
1.亦作"讎寃"。
2.仇人﹐冤家。
3.報仇雪恨。
1.亦作"讎怨"。
2.報怨。
3.仇恨﹐冤仇。
4.指仇人﹐仇家。
1.亦作"讎閱"。
2.校閱。
1.對仇人﹑仇敵的蔑稱。
1.因仇恨而發生戰爭。
1.亦作"讎正"。
2.校正。
3.唐代官名。掌校勘書籍。
1.亦作"讎柞"。
2.酬酢﹐應酬。
1.見"丑巴怪"。
1.亦作"丑八怪"。
2.形容長得極丑的人。
1.牛黃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牛黃》。
1.謂以曲從阿黨為恥。
1.不知羞恥地吹噓自己的功勞。
1.廣博,淵博。
1.丑陋,丑惡。
1.丑陋。
1.丑陋怪異。
1.丑陋,低劣。
1.同輩,朋輩。
1.丑惡可恥。
1.謾罵之言。
1.丑陋。
1.謂以虛誕為恥。
1.對敵眾的蔑稱。
1.指東北偏北方位。
1.恥辱,玷污。
1.猶狠毒。
1.亦作"丑■"。
2.丑陋惡劣。
3.謂使人感到以做惡事為恥。
4.指人下體。
1.諺語。意為丑陋的妻子安分守己,不易招惹是非。
1.惡劣乖戾。
1.丑陋怪異。
2.猶言奇形怪狀。
①與美化”相對。主要指通過藝術加工和改造的方法,把美的事物歪曲、誣蔑、貶低為丑的,或為揭露丑的本質,使之愈顯其丑。是藝術創作中揭示事物丑的或惡的本質的手段之一。②泛指對美的、好的事物進行歪曲誣蔑,說成是丑的。
1.難聽的話;不中聽的話。
1.丑惡污穢之行;丑惡污穢之事。常指閨門中的丑行。
2.丑陋骯臟。
1.不名譽的禍事。
①戲曲腳色之一。見丑”丑角扮漁翁搖船上。②比喻某事件中表現惡劣的人物這人是個上竄下跳的丑角。
1.見"丑角"。
1.惡意攻擊。
1.對北方部族羯族的蔑稱。
1.丑詆毀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