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翹起。
2.
動詞
〈口〉折(zhé)。
3.
動詞
〈口〉當面使人難堪。用語言使人難堪;頂撞。
1.
拔;拔起。
1.出自《韓詩外傳》草木根荄淺,未必撅也。飄風興,暴雨墜,則撅必先矣。
2.
翹起。
1.出自《桃花扇·選優》[指丑介]那個黑色的,倒該做丑腳。[副凈]領旨。[丑撅嘴介]我老妥又不妥了。
2.出自《醒世姻緣傳》又恨不得晁大舍的屁股撅將起來,大家??他糞門。
3.出自《獸道》她很高興地撅一撅她那打皺的小嘴,于是照燃了“亮油壺子”,走向人馬雜沓的街上去了。
3.
擊,擊敗。
1.出自《新唐書·褚遂良傳》昔侯君集、李靖皆庸人爾,猶能撅高昌,纓突厥。
2.出自《駱駝祥子》就說你這個跑法,差不離的還真得教你給撅了,你信不信?
4.
折斷。
1.出自《雍熙樂府·一枝花·悲歡離合》并頭蓮和蒂撅,連理樹帶根剜。
5.
投。參見“撅皇城,撾怨鼓”。
1.出自《廣雅·釋詁三》撅,投也。
1.見"漣洏"。
1.淚流不止貌。
2.引申為連綿不斷貌。
1.細微的波紋。
1.淚珠下滴貌。
1.涕泣。
1.亦作"漣洳"。
2.淚流貌。
1.見"漣如"。
1.細微的波紋。
1.亦作"漣漪"。
2.水面波紋;微波。
〈書〉細小的波紋微風吹過,湖面上泛起層層~。
涕淚交流或淚流不止的樣子涕淚漣fe58#撫卷漣fe58#淚盡而繼之以血。
1.指繡鞋。
2.指舊時女子纏得很小的腳。
1.佛教中"極樂世界"的別名。
1.采蓮人的歌聲。
1.種蓮的池沼。
2.指佛地。佛教謂極樂凈土。
3.明高僧。本姓沈,名裯宏,字佛慧,號蓮池,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稱蓮池大師。又稱云棲大師。
1.蓮花漏上的計時報更的竹簽。
1.采蓮的船。
2.舊時比喻婦女的鞋子過大,用以譏諷婦女足未纏小。
1.亦作"蓮的"。
2.蓮實。
1.蓮花形的凸紋。亦指鋒利的寶劍。
1.元代俗語。泛指小婢女。
〈書〉①蓮蓬。②指僧人的居室。
1.幕府。
1.指寺廟。
1.指舊時婦女所纏的小足。
〈方〉結球甘藍。
1.即袈裟。
1.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1.亦作"蓮華幕"。
2.猶蓮幕。
1.亦稱"蓮座"。
2.即佛座。佛座作蓮花形,故名。
1.見"蓮花"。
1.見"蓮花白"。
1.見"蓮花落"。
1.見"蓮花幕"。
1.見"蓮花世界"。
1.見"蓮臺"。
1.《妙法蓮華經》的簡稱。
1.繪有荷菱等圖形的藻井。
1.指佛寺。
1.蓮花形的佛龕。
1.美如荷花的臉。形容貌美。
1.《南史.庾杲之傳》"﹝王儉﹞用杲之為衛將軍長史。安陸侯蕭緬與儉書曰'盛府元僚,實難其選。庾景行泛淥水,依芙蓉,何其麗也。'時人以入儉府為蓮花池,故緬書美之。"后因稱幕府為"蓮幕"。
蓮花開過后的花托,倒圓錐形,里面有蓮子。
1.佛教凈土宗最初的結社。晉代廬山東林寺高僧慧遠,與僧俗十八賢結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蓮,故稱。
1.蓮子。
蓮座②。
1.即蓮花漏。
1.坐于蓮花座上的佛像。
1.蓮池,蓮塘。
2.蓮幕。
1.采蓮的船。
蓮的種子,橢圓形,當中有綠色的蓮心,肉呈乳白色,可以吃,也可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