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衣衫的前襟或后襟,引申為衣服的前后部分。
1.
衣服的前后襟。亦泛指衣服的前后部分。
1.出自《說文·衣部》裾,衣袍也。
2.出自《爾雅·釋器》衱謂之裾。
3.出自《七發》雜裾垂髾,目窕心與。
4.出自《晉書·溫嶠傳》初,嶠欲將命,其母崔氏固止之,嶠絕裾而去。
5.出自《星空·廣寒宮》衣色純白,長袖寬博,裾長曳地。
2.
帽子周圍下垂的幕冪。
1.出自《通雅·衣服一》帽之屠蘇垂者曰裾,亦曰裙……《齊書·海陵王紀》以生紗為帽,半其裾而折之曰倚勸。
3.
衣服寬大。
1.出自《淮南子·齊俗》楚莊王裾衣博袍。
2.出自《讀書雜志·墨子四》“昔者楚莊王鮮冠組纓,絳衣博袍”……絳衣與博袍連文,絳博皆大也。《淮南·齊俗篇》作“裾衣博袍。”高注曰:“裾,褒也。”褒亦大也。《泛論篇》又云:“褒衣博帶。”
4.
見“裾裾”。盛服貌。
1.出自《荀子·子道》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
1.謂有某種本領或辦法。
1.謂有某種技能或本事。
1.謂兩雄不并立。存孝﹐五代李克用的養子李存孝。彥章﹐五代朱溫的部將王彥章。兩人均有勇力﹐李更在王之上﹐故謂。
1.用在整數后﹐表示整數外尚有余數。
1.佛教語。指世間一切有煩惱的事物。漏﹐或譯為煩惱。
1.謂生﹐生存。
2.指有祿位的人。
1.古國名。姜姓。傳為四岳之后。其國故址在今河南南陽西。春秋初年為楚國所滅。有﹐詞頭。
1.有理;有序。
1.古國名。為商所滅。有﹐詞頭。
2.指洛水。有﹐詞頭。
1.怠慢。表示招待不周的客套話。
1.形容明了而有條理。
2.形容真切。
1.有辦法。謂得其關鍵或訣竅。
1.古國名。亦稱三苗。堯﹑舜﹑禹時代我國南方較強大的部族﹐傳說舜時被遷到三危。有﹐詞頭。
1.古國名。有﹐詞頭。為桀所滅。故址在今山東省金鄉縣東北﹐舊名緡城阜。
1.出名。謂名字為大家所知。
2.有正當理由。
3.道家指萬物本原的命名。與"無名"相對。
1.見"有名無實"。
1.亦作"有名亡實"。
2.謂空有名義或名聲而沒有實際。語本《國語.晉語八》"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1.指明朝。有﹐詞頭。
1.天命。有﹐助詞。
2.天命所歸之人。古代稱天子。
3.由命運主宰。
1.謂人人都看見﹐極其明顯。
1.謂看見的人都贊賞﹑賞鑒。
1.猶言有眼無珠。
1.見"有奶便是娘"。
1.比喻只要有好處﹐就可以不講原則。
1.見"有奶便是娘"。
1.古國名◇用作姓氏。有﹐詞頭。
1.謂勢不兩立。
①豐收之年五谷皆熟,為有年也。②多年豢之有年|予與公相知有年矣。
1.猶言上年紀。
1.謂日子拖得長久﹐沒有確定的期限。
1.比喻當達不到原有條件時﹐則降格以求。
1.謂少女愛慕異性。
1.方言。有希望。
1.有希望;有前途。
1.有底﹐有把握。
將罪犯定期監禁于特定場所的刑罰。在我國,其期限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在數罪并罰或死緩減為有期徒刑時可以到二十年。在監獄或其他勞動改造場所執行,有勞動能力的實行勞動改造。服刑期間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的,可以依法減刑或假釋。
1.謂子肖其父。語本《孔叢子.居衛》"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1.有馀。
1.謂神氣飽滿。
2.生氣﹐心中不快。
1.見"有氣無力"。
1.形容委頓虛弱或無精打采。
1.形容家中非常貧困﹐無米下鍋。
1.喻指大處用錢﹐小處吝嗇。
1.猶言有錢使得鬼推磨。
1.形容金錢萬能。謂只要有錢﹐什么樣的事情都能辦到。
1.謂既有錢財﹐又有勢力。
1.猶在行﹐有竅門。
1.成婚;結親。
1.指清代。有﹐詞頭。
1.頭腦清楚。
2.方言。懂得事理;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