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樹木向下彎曲。
2.
名詞
(Jiū)姓。
1.
樹木向下彎曲。
1.出自《次韻酬龔深甫》北尋五柞故未憖,東挽三楊仍有樛。
2.
引申為彎曲。參見“樛木”。
1.出自《耒耜經》自策額達於犁底,縱而貫之曰箭,前如楹而樛者曰轅。
3.
絞結;盤纏。
1.出自《儀禮·喪服》喪未成人者,其文不縟,故殤之绖不樛垂。
2.出自《乾元中同谷縣作歌》南有龍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3.出自《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詩團團青桂樹,枝葉相蜷樛。
4.
求;探求。
1.出自《文選·張衡〈思玄賦〉》黃靈詹而訪命兮,樛天道其焉如。
5.
蔓椒。
1.出自《廣雅·釋木》??,茱萸也
6.
見“樛嶱”。廣大貌。
1.出自《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7.
見“樛嶱”。高峻貌。
1.出自《五丁峽》詩始過金牛驛,樛嶱已凌亂。
8.
姓。三國魏有樛尚。
1.出自《韓非子?難一》韓宣王問於樛留。
1.稱職。
1.舉拔久未起用的賢者。
1.童男童女。振,通"俥"。
①興起大風振作。②精神奮發,情緒高漲振作精神|你可要振作起來。
1.我﹐我身。多用于天子自稱。
1.亦作"朕跡"。
2.征兆;痕跡。
1.我眾。
1.亦作"朕■"。
2.征兆﹐跡象。
1.古官名。管理山澤。
1.征兆;預兆。
1.中醫病名。患者心臟跳動劇烈的一種癥狀。
2.猶怔忪。謂驚恐不安。
驚慌害怕怔忪不寧。
1.惶恐不安。
1.呆愣的樣子。
1.象聲詞。絲竹聲。
形容高峻。也比喻突出,不尋常巫峽崢嶸起|崢嶸歲月。
1.同"崢嶸"。
2.高峻貌。亦指高峻的山。
3.深邃貌。
1.高峻貌。
2.深貌。
1.掙回本錢。
1.掙扎。
1.發呆貌。
1.勉強支持。
1.掙扎。
2.振作。
3.用力獲取。
1.敲擊吹奏。
1.猶掙挫。
1.亦作"掙?"。
2.振作。
3.掙扎,用力支撐。
4.勉力擺脫。
1.漂亮。
2.老練。
1.用力追求。
1.掙扎性命。
2.謂盡力掙扎。
1.爭氣,奮發圖強。
1.獲取收入。
1.漂亮的嫖客。勤,勤兒,用以稱嫖客。
1.漂亮的。
1.脹痛。
1.呆頭呆腦。
1.奮力擺脫。
1.勉力趕做。
1.(掙,今讀zhēng)用力支撐或擺脫。
用力支撐或盡力擺脫垂死掙扎|拼命掙扎|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
1.發呆貌。
1.掙扎,振作。
1.煠。
1.猶兇猛。
兇惡可怕面目猙獰。
1.獨行貌。
1.即鉦鼓。古代軍旅常用以指揮進退﹐故亦引申為戰爭﹑禍亂。
1.即鐃歌。軍樂。
1.鉦和鼓。古代行軍或歌舞時用以指揮進退﹑動靜的兩種樂器。
2.并稱以言兵事。
1.指銅鑼。
1.即鉦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