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發呆貌。
1.腹圓口方的壺。古代禮器的一種。
2.傳說中神山名。一名方丈。
1.方叔﹑召虎的并稱。為周宣王時賢臣﹐有中興之功。
1.宋代耕方田的農戶。
1.翱翔;遨游。
2.傳說中的動物名。
1.古仙人名。相傳于唐堯時曾隱于五柞山﹐堯聘為閭士﹐煉食云母粉﹐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閉于室中﹐求其傳道。回乃化身而去﹐以"方回"印封其戶。時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門﹐終不可開。見漢劉向《列仙傳.方回》。
2.借指山野隱士。
1.土產;地方所有的財物。
1.體積。
1.古指天子領屬的方千里之地◇泛稱境內。
1.四方極遠的疆土。
1.醫書。
1.方略﹐計策。
1.見"方技"。
作家∮北束鹿(今辛集)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到延安,曾在《解放日報》工作。解放戰爭期間任隨軍記者。建國后曾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長、中國作協天津分會主席。著有長詩《不盡長江滾滾來》、《大江東去》,長篇小說《老桑樹底下的故事》,散文集《揮手之間》等。
舊時總稱醫、卜、星、相之類的技術。
藥方 ①。
1.荔枝品種名。
1.兩車并行。
2.比肩;媲美。
1.方正而能檢束。
〈書〉正要。
1.邊塞;邊防地區。
1.佛教語。方廣之教。
1.亦作"方絜"。
2.方正廉潔。
3.謂與其潔白相比配。
礦物名。其化學成分為ヽaco3。通常為白色,如含雜質會略呈其他顏色。有塊狀、粒狀、晶簇狀等。遇鹽酸會產生co2氣泡。分布很廣,是石灰巖的主要成分。可用來制造水泥和燒制石灰。
1.方正耿直。
1.明代文人﹑處士所戴的軟帽。
2.指舊時行婚禮時新娘頭上所覆的紅方帕。
1.戲曲角色名。京劇文丑之一。因其主要扮演頭戴方巾的文人﹐故稱。
指思想、言行迂腐的作風習氣(方巾明代書生日常戴的帽子)。
如今;現時~盛世。
1.方正而嚴謹。
1.直路。
1.指大地。
2.猶圈套﹐迷陣。
1.佛家跪拜的褥墊。
1.指方術的某種秘訣。
1.拜匣的擬人稱謂。
1.方正嚴峻。
1.四方賓客。
2.即方士。
1.方形的孔。
2.即方空縠。
1.古代絲織物名。
1.中國古代錢幣的俗稱。秦以來的古錢幣除王莽一度行刀布外﹐中間都有一方孔﹐故稱。方孔錢由"環錢"演變而成﹐以秦的"半兩錢"為最早﹐清末的"宣統通寶"為最晩。
1.四方形的物體。
指漢字,因為每個漢字一般占一個方形面積。
表示電路、程序、工藝流程等內在聯系的圖形。方框內表示各獨立部分的性能、作用等,方框之間用線連接起來,表示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簡稱框圖。也叫方塊 圖。
1.青蒿的別稱。參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青蒿》。
北宋末年(公元1120年)方臘領導的江東(今安徽南部和江西東北部)、兩浙(今浙江全省和江蘇南部)農民起義。
1.將來。
2.近來。
1.謂(恩澤)方始來到尚未止歇。
1.傳說中人名。相傳其女為黃帝次妃﹐生青陽﹐即少昊帝。
1.亦作"方楞"。
2.方正有棱角。喻剛正不阿。
1.見"方棱"。
1.蒙蘢紛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