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踏;踩。
2.
動詞
〈書〉踢。
1.
亦作“踓”。亦作“蹵”。
2.
踩;踏。
1.出自《孟子·告子上》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2.出自《治安策》禮,不敢齒君之路馬,蹴其芻者有罰。
3.出自《點絳唇》詞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4.出自《聊齋志異·西湖主》公主舒皓腕,躡利屣,輕如飛燕,蹴入云霄。
5.出自《夢珂》背后有個人發出小小的噓聲,正諧和著那音樂的節奏,還不時用腳尖蹴出那拍子。
3.
踢。
1.出自《史記·燕召公世家》將渠引燕王綬止之曰:“王必無自往,往無成功。”王蹴之以足。
2.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3.出自《廣陽雜記》陳文偉,武昌人,膂力過人。嘗五更之田間,猛虎撲地而來,乃兩手搏虎肩而足蹴虎勢,虎死。
4.出自《申屠氏》方六一生來無善心,抬腳將丐者蹴開。
4.
追逐;追蹤。
1.出自《祭韓子師尚書文》可以御狡謀,蹴橫奔,定猝變,收奇勛。
2.出自《明史·費聚傳》步卒懼,欲走。太祖曰:“彼以騎蹴我,走將安往?”
3.出自《書科爾沁忠親王大沽之敗》洋兵先以七百人出戰,王瞰其寡也,麾勁騎馳之,洋兵退,乘勢蹴之。
5.
驚慚不安貌。參見“蹴然”。
1.出自《晏子春秋·諫上二》景公飲酒酣,曰:“今日愿與諸大夫為樂飲,請為無禮。”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過矣!”
2.出自《莊子·德充符》子產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3.出自《新書·審微》宓子蹴然曰:“今年無麥,明年可樹。令不耕者得獲,是樂有寇也……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創必數年不息。”
4.出自《〈古今文鈔〉序》有訊於復者曰:“……先生識之,三十年以往,吾國之古文辭殆無嗣音者矣。”復蹴然應之曰:“奚為其然也?客之為是憂也,其亦昧於存亡之理已。”
6.
方言。折。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去拽那門時,誰想是外邊搭住了的。狠性子一拽,早把兩三個長指甲一齊蹴斷了。
7.
同“蹙”。促,靠近。
1.出自《文選·揚雄〈羽獵賦〉》移圍徙陣,浸淫蹴部。
2.出自《江漲》詩大聲吹地轉,高浪蹴天浮。
3.出自《送唐子華嘉興照磨》詩樹浮白日山侵越,潮蹴青天海入吳。
8.
同“蹙”。狹窄。參見“蹴尖”。
1.出自《哨遍·皮匠說謊》套曲探頭休蹴尖,襯薄怕汗濕。
9.
同“蹙”。減縮,削弱。
1.出自《宋書·袁淑傳》濟西勁騎,急戰蹴旅;淮上訓卒,簡備靡旗。
10.
同“蹙”。催促。
1.出自《瓜洲屯船塢泊舟》詩江邊風蹴來船浪,天外云遮隔岸山。
11.
同“蹙”。聚攏,皺縮。
1.出自《歧路燈》宮裙百折,鳳履雙蹴。
2.出自《雪鴻小記》慵髻低鬟,頻蛾斂黛,湘裙微蹴蓮鉤。
12.
見“蹴躇”。躊躇;猶豫。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門客故意再三解勸,強他拿去,公子蹴躇不安,惟恐他不受。
1.有指望;有希望。
2.指寄希望。
3.有風姿﹐耐看。
4.有怨恨。
1.有作為。
2.友為﹐相親為友。有﹐通"友"。
3.佛教語。指有為法。
1.佛教語。謂因緣所生﹑無常變幻的現象世界。
1.指天子之位。
2.居官。
3.指居官之人。
1.有意味;有情趣。
2.有興頭;有興致。
3.有利益﹐得益。
4.指食品滋味好。
1.有言。
2.謂有話要說。
3.有原因;有用意。
1.雖有文才而人品不好。
1.把聽到的都記下來。
1.極言其自傲而輕視他人。
1.亦作"有亡"。
2.有或無。
3.指家計的豐或薄。
4.指有馀與不足。
5.所有。 6.古代哲學范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
1.互通有無﹐互相接濟。
1.謂天地間凡事物皆有其法則﹑規律。
1.指可喜的事情。謂病愈。
2.懷孕。
1.同"有隙"。
1.亦作"有?"。
2.有嫌隙;有怨恨。
1.亦作"有?可乘"。
2.謂事情有漏洞可以利用。
1.講義氣。
1.指中國。有﹐詞頭。
2.夏代。有﹐助詞。
1.亦作"有間"。
2.有區別;有差距。
3.有嫌隙。
4.有讒言。
5.病情漸有好轉。 6.有間隙。
1.指生活富裕又多閑暇的人們。
1.靠導線傳送信號的電報﹐在發報和收報裝置之間有導線連接。
1.靠導線傳送的電話﹐在通話的兩地之間有導線連接。
利用導線傳輸電信號的通信方式。能傳輸聲音、文字、數據和圖像等。與無線電通信相比,它的傳輸質量高,保密性較好,信號不易受干擾或被截獲,但受傳輸線路限制,機動性差。
1.靠導線傳送的廣播。把聲音通過放大器放大﹐由導線送至用戶的揚聲器或其他接收設備。
1.有限制;有限度。
2.指數量不多;程度不高。
3.哲學范疇。指有條件的﹑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有一定限制的﹑有始有終的東西。相對于"無限"而言。
1.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由兩個以上的股東組成﹐股東所負的責任以其認定的股本為限。
1.花序的一大類。又稱離心花序。花軸的頂端開一朵花后﹐花軸便不再生長﹐并在頂端花朵的下面長出分枝﹐每個分枝都由頂端先開花﹐然后逐漸向外圍發展。聚傘花序就屬于有限花序之一。
由兩個以上股東共同出資,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其主要特征是公司的全部資產不分為等額股份;公司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不發行股票;股東以其出資比例,享受權利,承擔義務。
1.戰爭方式之一。又稱局部戰爭。指把戰爭局限在一定區域內﹐在作戰時一般使用常規武器﹐但也不排除使用戰術核武器。
1.謂有貴相。
2.指有貴相的人。
3.佛教語。佛教主張萬有皆空﹐心體本寂。稱造作之相或虛假之相為"有相"。相﹐指事物的形象狀態。
1.佛教宗派之一。認為萬法之相﹐唯識所變﹐故稱。如法相宗。
1.有偏向。
全稱發動機有效功率”,簡稱軸功率”。發動機機軸上所凈輸出的功率。是發動機扣除本身機械摩擦損失和帶動其他輔機的外部損耗后向外有效輸出的功率。
能充分發揮競爭效力的市場競爭態勢。主要表現為市場上存在眾多的買者和賣者,沒有壟斷現象,新企業能進入市場;存在優勝劣汰的壓力,促使企業改進產品、降低費用,使生產集中在效率高、規模適當的企業中進行;能避免過高的銷售活動費用。
1.條約﹑合同等有效的期限。
2.化學物品﹑醫藥用品以及某些特殊器材在規定的使用與保管的條件下﹐其性能不變而有效力的期限。
1.有一些。表示數量不多。
2.猶有的。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3.略微﹐稍微。
1.謂懷有某種意念或想法。
2.有心計。
3.有志向。
4.指有俠義心腸的人。
5.有情意﹐有愛心。 6.有意;故意。唐裴度逸句"君若有心求逸足﹐我還留意在名姝。"
1.指有俠義心腸的人。
2.指懷有某種心意或想法的人。
3.留心的人;細心的人;有心計的人。
4.指有情人。
5.指有志之人。
1.猶言誠心誠意。
1.亦作"有?"。亦作"有侁"。
2.古國名。有﹐詞頭。姒姓﹐夏禹之后。周文王妃太姒為有莘之女。故址在今陜西省合陽縣東南。
3.商湯娶有莘氏之女﹐即其國。故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舊陳留縣東。一說﹐在今山東省曹縣北。
1.古代哲學概念。謂真實可以感知的境界。
2.有信用。
3.謂有規律;按時。
4.有信息。
1.謂有可乘之機。
2.有缺失。
3.有嫌隙﹐有怨恨。
1.有興味﹐有趣味。
1.出嫁。
2.有所作為。
3.謂有所施行。
4.有德行。
具備一定條件的自然人能以自己獨立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在中國,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有民事行為能力;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有民事行為能力。
1.品行端正。
1.有形狀的﹑感官能感覺到的。
無形損耗”的對稱。指機器、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產生的損耗。固定資產價值隨著其損耗程度,逐漸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價值中去而得到補償。
1.受寵幸。
2.幸運;幸運地。
1.佛教語。有佛性。指有佛性的眾生。與"無性"相對。
2.指生物雌雄兩性的特點。參見"有性生殖"﹑"有性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