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鉦鼓。
1.指堂屋內后半間的屏門。
1.遮蔽天空。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量眾多或氣勢旺盛。
1.遮蔽天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量眾多或氣勢盛大。
形容數量大,占據的面積大劉鄧大軍從四面八方,遮天蓋地,一擁而上,把他的十二萬人馬全打在網里了。
1.同"遮天蔽日"。
1.同"遮天蓋地"。
1.同"遮天蔽日"。
1.方言。雨傘。
1.猶棲身。
1.攔阻挽留。
1.偵察巡邏。罔,通"網"。
1.猶保衛。
1.方言。掩飾;遮羞。
1.攔住,不讓通行。
1.用言語或行動遮掩羞恥﹑尷尬的景況。
1.指系在腰間遮蓋下身的布。比喻用以掩飾羞恥的事物。
1.傳說中的國名。國王為三國時的曹植。
1.見"遮檐"。
1.亦稱"遮沿"。
2.指帽子前面或四周突出的像房檐的部分。
3.指將手遮在額前所做的像帽檐一樣的手勢。
①掩蔽;覆蓋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竇娥的尸首。②掩蓋錯誤、缺點有錯誤就要改,不要遮掩。
1.見"遮人眼目"。
1.謂遮人眼目,裝模作樣。
1.指遮蔽或轉移別人的視線使看不清真相的手法。
1.遮蔽陽光。
2.指用來遮蔽陽光的用具。如布幔﹑竹簾﹑傘﹑帽檐等。
3.指為遮蔽陽光所作的手勢。
1.指帽檐較寬可以遮擋陽光照射的涼帽。
1.遮陽。遮蔽陽光。
2.遮蔽陽光的用具。
1.亦作"遮邀"。
2.攔截;邀擊。
1.攔截于要害之處。
1.攔阻;抑止。
1.亦作"輚路"。
2.臥車。
1.見"輚輅"。
1.沒有鞍具的乘馬。
1.沒有鞍具的牛。
1.謂不用鞍子騎馬。
1.亦作"虦貓"。
2.淺毛虎。
1.經過淬火工藝的鋼。
1.酒斟滿,捧觴蘸指甲。表示暢飲。
1.踮起腳跟站立。
1.猶吵醒。
小說家∮北豐潤人。女。早年生活于上海,1952年后去香港◇至美國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任職。作品多取材于上和香港上層社會的生活,筆致秀逸,抒情色彩較濃。著有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等。
1.亦作"張榜"。
2.張貼文告。
1.作為伏筆而預先說在前面的話;為事態的發展預先做的安排。
2.起源于;開始。
3.原由;依據。
1.漢張良和邴漢的并稱。二人均棄官歸隱。
①亞瑟·內維爾·張伯倫(arthurnevillechamberlain,1869-1940)。英國首相。執政時,實行綏靖政策,承認德國對奧地利的吞并和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的侵占。1938年參加慕尼黑會議,簽訂《慕尼黑協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宣告綏靖政策破產,1940年5月辭職。②威爾特·張伯倫(wiltchamberlain,1936-)。美國籃球運動員。堪薩斯大學畢業后,入職業籃球隊。善搶籃板球,投籃準確,創投籃命中率的最高紀錄,至1974年引退,累計得分31419分。
1.張網捕捉。
1.張貼公布。
1.晉張翰的別稱。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
1.理睬。
1.東漢張衡和蔡邕的并稱。
1.東漢張醫﹑曹褒的并稱。二人嘗爭論禮制于章帝朝。
2.張衡﹑曹植的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