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輕輕地敲打。
2.
名詞
古代戟一類的兵器。
1.
亦作“戞”。
2.
戟。一說為長矛。
1.出自《說文·戈部》戛,戟也。
2.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立戈迤戛,農輿輅木。
3.
常禮;常法。
1.出自《爾雅·釋詁上》戛,常也。
2.出自《爾雅·釋言》戛,禮也。
3.出自《書·康誥》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訓人。
4.
敲擊;觸及。參見“戛擊”。
1.出自《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詩序爾乃投壺習射,博弈觀兵。鏜金鐃,戛瑤琴。歌《易水》之慷慨,奏《關山》以徘徊。
2.出自《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別》詩遙見林慮山,蒼蒼戛天倪。
3.出自《曹秀才》詩高檣莫戛江邊樹,恐有啼烏在上頭。
4.出自《長生殿·偷曲》妙哉曲也,真個如敲秋竹,似戛春冰。
5.
刮平。
1.出自《文選·木華〈海賦〉》戛巖嶅,偃高濤。
2.出自《天工開物·磚》然后填滿木匡之中,鐵線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
6.
指研磨。
1.出自《端石銘》端石之佳,戛墨有聲。
7.
艱難費力。見“戛戛”。
1.出自《關尹子·一宇》天物怒流,人事錯錯然,若若乎回也,戛戛乎斗也。
8.
怪異;獨特。參見“戛戛獨造”。
1.出自《霞外捃屑·論文上·樊紹述文》以予觀之,亦何奇古之有,磽戛磊塊,類不可讀。
9.
象聲詞。見“戛戛”、“戛然”。
1.出自《畫雕贊》軒然將飛,戛然欲鳴。
10.
見“戛服”。即秸服。帶稃的麥桿。
1.出自《漢書·地理志上》三百里內戛服。
1.指艷麗而帶愁容。
2.指略顯凋謝的花朵。
1.詞牌名。即《春光好》。詳"春光好"。
1.詞牌名。即《春光好》。詳"春光好"。
1.憂愁抑郁。
1.猶陰霾。
1.哀吟。
1.憂傷困怠。
1.憂愁。
1.使我發愁。《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予,屈原自謂也。"一說猶憂愁。姜亮夫校注"予,諸家以為吾之借字,實不辭。予者,?之借字,《說文》?,憂也。"按,后人皆用王注義。
1.憂傷貌。
1.憂愁怨恨。
1.謂窮困而悲愁。
1.謂色彩慘淡,望之易于引發愁思的煙云。
2.比喻憂郁的神色。
1.形容令人愁悶凄慘的景象。
1.猶愁城。
1.憂懼。
1.憂嘆。
1.含憂默坐。
1.多而重復。
1.稠密重疊;密密層層。
1.一種寄生在稠木上的傘狀菌類﹐可食。
1.方言。汁濃貌。
1.濃厚貌。
兩個或兩個以上碳環或雜環以共有環邊而形成的多環有機化合物。如萘、蒽醌、茜素等。
1.猶稠眾。
1.稠密。
1.方言。濃厚貌。
1.密林。
數量多密度大。與稀疏”相對人口稠密。
1.木材的一種。性能不易開裂﹐彈力強。
1.密集而喧鬧。
1.濃厚而粘糊。
1.密而濃。
1.猶稠眾。
1.眾人。
指人數眾多或人多的場合花朝月夕,士女喧闐,稠人廣眾,挨肩擦背。
1.猶言公共場合。
1.多而繁雜。
1.和適﹐適當。
1.密而眾多。
1.一種厚的飴糖。
1.濃痰。
1.心思細密。
1.密集而隱約無光。
又稱重質原油”。通常指密度大于1克/厘米3的原油。具有密度大、黏度高、輕油含量少等特點‖較多高密度的烴類和硫、氮、氧等雜環非烴化合物,需深度加工。
1.密集的云。
1.多而雜。
1.既密且直。
1.眾多。
1.繁密地連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