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做好了,辦好了;完成;成功(跟“敗”相對)。
2.
動詞
成全;使人達到目的。
3.
動詞
變為;成為;變成。
4.
名詞
成果;成就;工作、學習的收獲;事業上取得的結果。
5.
動詞
事物生長發展到一定的形態或狀況;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
6.
形容詞
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
7.
助詞
(后邊加量詞或時間詞)表示達到一定數量或時間。
8.
動詞
表示答應、許可;表示同意;可以。
9.
形容詞
稱贊人能力強;表示有能力,有才干(多加“真”修飾)。
10.
名詞
(Chéng)姓。
11.
量詞
(~兒)十分之一叫一成。
1.
完成;實現;成功。
1.出自《詩·大雅·靈臺》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2.出自《顏氏家訓·教子》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當有所成?!?/p>
3.出自《送許郢州序》凡天下事,成於自同,而敗於自異。
4.出自《東周列國志》員乃投鏡於地,痛哭曰:“一事無成,雙鬢已斑,天乎,天乎!”
5.出自《牡丹》到這時他才發現,共產黨已成大事,他們打出了一個輝煌的局面,坐了江山。
6.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成敗之機,在于今日。
2.
成就;成績;成果。參見“守成”。
1.出自《化城寺大鐘銘》﹝李公﹞少蘊才略,壯而有成。
2.出自《上田正言書》今上接祖宗之成,兵不釋翳者蓋數十年,近世無有也。
3.出自如:坐享其成。
3.
變成,成為。
1.出自《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2.出自《重云一首李觀疾贈之》詩重云閉白日,炎燠成寒涼。
3.出自《紅樓夢》你問我?有趣,你倒成了才來的了。
4.出自《銅墻鐵壁》你傻了,你成了這個樣子還能做什么工作?
5.出自《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4.
成熟;收獲。
1.出自《國語·晉語七》其稟而不材,是谷不成也。
2.出自《東觀漢記·光武紀》自王莽末,天下旱霜連年,百谷不成。
3.出自《送周衍長官知遼州》詩土人耕耨晚,種黍何時成?
4.出自《復楊定見書》如種田相似,年年不輟,時時不改,有秋之獲如此,無成之歲亦如此,安可以一耕不獲而遂棄前事耶?
5.出自《劉二和與王繼圣·學校與山坡》三角坪地勢高,莊稼成得晚,收割不得。
5.
齊備。
1.出自《詩·齊風·猗嗟》儀既成兮,終日射侯。
2.出自《禮記·喪大記》五十不成喪。
6.
大;肥壯;茂盛。參見“成國”。
1.出自《左傳·昭公五年》韓賦七邑,皆成縣也。
2.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犧牲不成,粢盛不絜,衣服不備,不敢以祭。
3.出自《呂氏春秋·先己》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蔭矣。
7.
表示數量達到一個完整的單位。參見“成夜”、“成日”、“成數”。
1.出自《擬古》詩秋蛩扶戶吟,寒婦成夜織。
2.出自《牡丹園記》日子過得興旺,白妹累得也樂意,有時春上捉地老虎,她成夜成夜的不回家,就那么蹲在地邊上守。
3.出自《金瓶梅詞話》你成日守著他,怎么不曉的?
4.出自《兒女英雄傳》成日里臥不安枕,食不甘味,又將如何?
5.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成日里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
6.出自《〈周易正義〉序》舉其成數言之,而云“七日來復”。
7.出自《兒女英雄傳》我們已寫了知單去知會各同窗的朋友,多少大家集個成數出來。
8.出自《集外集·〈癡華鬘〉題記》嘗稱百喻,而實缺二者,疑舉成數。
8.
成年。參見“成幼”。
1.出自《左傳·哀公五年》齊燕姬生子,不成而死。
9.
成全。參見“成人之美”。
1.出自《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出自《與焦弱侯書》人但知古亭之人時時憎我,而不知實時時成我。
10.
舊有的,既定的,現成的。參見“成式”、“成命”、“成法”。
1.出自《書·畢命》子孫訓其成式惟乂。
2.出自《除裴武太府卿制》以遵成式,無使改易,謹而守之,斯為稱職。
3.出自《詩·周頌·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4.出自《感士不遇賦》奉上天之成命,師圣人之遺書。
5.出自《鹖冠子·道端》賢君循成法,后世久長;惰君不從,當世滅亡。
6.出自《請令長貳自舉屬官札子》所以周天下之務,蓋先王之成法也。
7.出自《幽夢續影》民情要按民實求,拘不得成法。
8.出自《華蓋集續編·古書與白話》我們自然應該曲諒這些保古家的苦心,但也不能不憫笑他們這祖傳的成法。
11.
和解;媾和。
1.出自《詩·大雅·綿》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
2.出自《左傳·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隨,使?章求成焉,軍于瑕以待之。
3.出自《吳越春秋·夫差內傳》越追破吳,吳王困急,使王孫駱稽首請成。
12.
平定;估定。
1.出自《周禮·地官·質人》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
13.
確定。
1.出自《國語·吳語》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
2.出自《禮記·王制》疑獄,泛與眾共之,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14.
并列。
1.出自《儀禮·既夕禮》俎二以成,南上。
15.
重;層。
1.出自《呂氏春秋·音初》為之九成之臺。
2.出自《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十三年》丙午,詔臨安府同殿前司修筑圜丘於龍華寺之西。壇四成,上成縱廣七丈,下成二十有二丈。
3.出自《東路記》麻姑山旁薄有靈氣,其西南隱然浮一峰,云氣界為三成,如仙嶠搖漾不可測。
16.
奏完一曲;一首樂曲。
1.出自《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2.出自《〈教坊記〉序》呂光之破??茲,得其樂,名稱多,亦佛曲百余成。
17.
計要,統計的文簿。
1.出自《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歲會考歲成。
2.出自《禮記·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於天子。
18.
十分之一。
1.出自《老殘游記》冤枉一定是有的,自勿庸議;但不知有幾成不冤枉的?
2.出自《臘梅花·買牛記》兒學營生是學得快也忘得快,還總是會個七八成就不肯安心學了,因此活兒上頭常出毛病。
19.
行,可以。
1.出自《在風雪里》我別的干不了,我給你們燒點水,端個飯還不成嗎?
2.出自《小城春秋》“那不成!”劍平說,“他們人多,有準備,又是在暗處,暗箭難防?!?/p>
20.
能干。
1.出自《駱駝祥子》喝!院子都掃完了?你真成!請請你!
21.
似;像。參見“成市”。
1.出自《七咨》素冰象玉,難可磨蕩;結土成龍,遭雨則傷。
2.出自《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22.
通“誠”。
1.出自《詩·小雅·我行其野》成不以富,亦祗以異。
2.出自《韓非子·功名》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
23.
古代井田區劃名。指方圓十里之地。
1.出自《左傳·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眾一旅。
2.出自《漢書·王莽傳中》附城大者食邑九成,眾戶九百,土方三十里。
3.出自《漢紀·文帝紀下》地方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里。
24.
古國名。東晉時十六國之一。國號成,后改號漢,史稱成漢。
25.
古邑名。在寫作“郕”。
1.出自《禮記·檀弓下》聞子皋將為成宰。
2.出自《春秋·桓公六年》夏四月,公會紀侯于成。
26.
姓。漢有成信。見《漢書·酷吏傳·咸宣》。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成氏,楚若敖之后,以字為氏。……又有郕國之后,亦去邑為成。又,周成肅公、成桓公,未知其以字以邑與?后漢成瑨。魏有成濟、成倅。
2.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楚成得臣、斗宜申帥師滅?。
27.
引申為養育。
1.出自《史記·外戚世家》既歡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終:豈非命也哉?
1.見"媻珊"。
1.亦作"媻姍"。亦作"媻跚"。
2.猶蹣跚。行走艱難貌。
3.飄動貌。
1.見"媻珊"。
1.見"婆娑"。
1.緩行不前貌。
1.旋行貌。
1.亦作"c躪"。
2.退縮旋轉貌。
1.亦作"?馬"。
2.謂馳馬盤旋。
1.亦作"c跚"。亦作"?跚"。亦作"蹣?"。
2.跛行貌。
3.行步緩慢貌。
4.行步搖晃跌撞貌。
5.舞步翩躚貌。 6.旋行貌;徘徊貌。
1.行步緩慢億貌。
1.謂地形雄偉廣闊。
1.盤踞糾結。
1.蟠曲停留。
2.充滿;布滿。
1.亦作"蟠礴"。廣大無邊貌;高大貌。
2.充滿貌。
1.見"蟠薄"。
1.即撥車。紡麻紡紗的工具。
1.盤曲的無角之龍。常用作器物的裝飾。
1.澆鑄或雕刻有盤龍形的器物底座。
1.古代青銅器紋飾的一種。以螭龍盤曲糾結行為圖案。有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紋樣。盛行于春秋戰國時期。
1.唐鮮于叔明的諢號。
1.盤曲交錯。
1.亦作"蟠蛇"。
2.盤曲的蛇。
1.盤曲的山路。
1.蟠曲俯伏。
1.古劍名。即魚腸劍。
1.謂根腳盤曲深固。
2.指盤曲的根。
明朝抗倭名將、軍事家。字元敬,山東登州(今蓬萊)人。將門出身。嘉靖后期,被調至浙東防倭。他招募義烏農民礦工,訓練出一支紀律嚴明、戰斗力強的軍隊,人稱戚家軍”。在臺州(今浙江臨海)一帶九戰九捷,全殲倭寇◇又入福建、廣東與抗倭名將俞大猷配合,消滅盤踞在福建的倭寇主力,解除東南沿海倭患。1567年奉調至薊州,在鎮十六年,修筑長城,加強戰備。著有《紀效新書》等。
1.貴戚之家。
2.親戚家。
1.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領導的軍隊。主要由浙東一帶的農民﹑礦夫組成。通過嚴格訓練,掌握"鴛鴦陣"等戰術,長短兵器配合作戰,在抗倭戰爭中發揮很大威力。
1.煩惱?!肚f子.盜跖》"財積而無用﹐服膺而不舍﹐滿心戚醮﹐求益而不止﹐可謂憂矣。"成玄英疏"戚醮﹐煩惱也。"一說憔悴貌。陸德明釋文引李頤曰"戚醮﹐顦顇也。"
1.憂傷嗟嘆。
1.親戚故舊。
1.親眷。
1.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
2.借指外戚。
3.泛指親戚鄰里。
1.猶戚容。
1.外戚中的妖孽。
1.相親貌。
2.憂懼貌;憂傷貌。
3.心動貌。
4.低語聲。
1.見"戚嗟"。
1.悲切。
1.警惕貌。
2.憂傷貌。
3.親近貌。
1.憂傷的容色。
1.蟾蜍的別名。
2.駝背。以蟾蜍四足據地,無頸。不能仰視,故喻。
3.比喻諂諛獻媚的人。
4.俳優。
1.外戚小子。
1.疾速。
1.猶戚里。
1.憂愁與歡樂。
1.猶休戚。憂愁和歡樂;禍福。
1.憂戚的言詞。
1.猶戚容。憂傷的容顏。
1.古兵器。即斧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