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美,好的。
2.
名詞
(Ji?。┬铡?/p>
1.
美,美麗。
1.出自《楚辭·大招》姱修滂浩,麗以佳只。
2.出自《淮南子·脩務訓》曼頰皓齒,形夸骨佳。
3.出自《采?!吩?/span>是節最暄妍,佳服又新爍。
4.出自《觀靜江山水》詩桂林絕佳處,人道勝匡廬。
5.出自《小滄浪筆談》拄笏西風爽,搴簾夕照佳。
2.
好,令人滿意。
1.出自《世說新語·文學》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p>
2.出自《夜譚隨錄·碧碧》﹝孫﹞乃再拜而請曰:“再生之德,未易倉卒圖報,幸小住為佳?!?/p>
3.出自《兩地書·致許廣平十七》中國現今文壇(?)的狀況,實在不佳,但究竟做詩及小說者尚有人。
3.
贊賞;喜愛。
1.出自《松柏有心賦》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挺千尺而恒冒雪凌云……故其勁節可佳。
2.出自《書李賀小傳后》令季操卞急,不佳東野之為。
3.出自《和韓三謁歐陽九之作》韓子我所佳,招我勤有謂。城南訪永叔,共可豁蒙蔽。
4.出自《金史·宗浩傳》兵者兇器,佳之不祥。
4.
姓。明有佳正。見《沂州志》。
1.出自《沂州志》明正統中,有訓導佳正,沂州人。
5.
指病情好轉,康復。
1.出自《雜帖》賢女委頓積治,此為憂懸燋心。今已極佳,足下勿復憂念。
2.出自《雜帖一》數得桓公問,疾轉佳也。
3.出自《高僧傳·義解三·慧遠》晉安帝自江陵旋于京師,輔國何無忌勸遠候覲,遠稱疾不行。帝遣使勞問,遠修書曰……詔答:“陽中感懷,知所患未佳,其情耿耿?!?/p>
1.掌管祭祀之官。
1.猶祠堂。
1.祭祀。
1.清代禮部所屬官署名。主掌祭祀。
1.管理祠堂的人。
1.以祭品祀神靈祖先。
1.道徒設壇祈禱。
1.祭祀時所用的器具?;蚍Q祠器。
1.祭神求福。
1.即祠祿。
1.官名。宋制,大臣罷職,令管理道教宮觀,以示優禮,無職事,但借名食俸,謂之"祠祿"。
1.祠堂,廟堂。
1.祭器。
1.祭神祈求。
1.祭祀的儀容。
1.祭祀以報神恩。
1.民間俗祭。其所供神之姓名﹑事跡因史志中各以民俗相傳而稱說不一。或謂烏程橫山張渤,或謂武當張秉,號祠山神或祠山大帝﹑張大帝。其祭所稱張王廟,又稱祠山廟『唐以來,廟祀不絕。
1.祭禮,祭祀之事。
1.即祠堂。
1.祠堂,寺廟。
1.祭祀;立祠祭神或祭祖。
1.祭場。
1.祭祀田神。
1.即鴟尾。古代宮殿正屋脊兩端的裝飾構件,以瓦為之。以其形似猛禽鴟之尾,因以為名。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謂張敞撰《東宮舊事》何以呼鴟尾為祠尾,因張敞為吳人,呼祠祀為鴟祀,故以祠代鴟。一說,即蚩尾,魚尾形屋飾。唐蘇鶚《蘇氏演義》卷上謂蚩,海獸;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災,可置之堂殿。
1.即神位。
1.即祠宇。
1.立祠以祭品敬神。
1.謁拜祭祀。
1.祠堂;神廟。
1.祀灶。
1.主管宗祠祭事者。
1.猶廟祝。
1.猶廟祝。
1.即紫草。又名茈?﹑藐。多年生草本植物。暗紫色,含紫草素,可作染料,也可藥用。
1.即柴胡。
1.即紫姜。嫩姜。
1.草名。一種蕨類植物。
1.猶藩蘺。
1.不齊貌。
1.神話中的魚名。
1.指雜草。
1.即慈姑。
1.指粗劣的菜食。
1.蒺藜與荊棘。泛指雜草。語出《詩.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鄭玄箋"茨,蒺藜。伐除蒺藜與棘。"
2.喻困難的處境。
1.指茅屋。
1.蓬戶,柴門。
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博茨瓦納、南非、津巴布韋、納米比亞等國。約390萬人(1985年)。講茨瓦納語。部分信仰萬物有靈,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不少人在廠礦做工。
1.草屋。借指貧寒之家。
1.草蓋的房屋。
1.疾惡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