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避忌,有顧忌不敢說或不愿說。
2.
名詞
舊時不敢直稱帝王或尊長的名字,叫諱。也指所諱的名字。
3.
名詞
因風俗習慣或個人理由而不宜有的言行。
4.
名詞
(Huì)姓。
1.
隱諱;隱瞞。
1.出自《左傳·昭公十六年》十六年春王正月,公在晉,晉人止公。不書,諱之也。
2.出自《病鴟》詩勿諱泥坑辱,泥坑乃良規。
3.出自《動搖》如果確是為孫舞陽諱,方太太覺得她和方羅蘭中間似乎已經完了;一個男人而在自己夫人面前為一個成問題的女子諱,這用意還堪問么?
2.
回避;顧忌。
1.出自《墨子·非命上》福不可請,而禍不可諱。
2.出自《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物白諱受玷,行高無污真。
3.出自《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之馀》即此數條,已可見“賊”“虜”“犬羊”是諱的;說金人的淫掠是諱的;“夷狄”當然要諱,但也不許看見“中國”兩個字,因為這是和“夷狄”對立的字眼,很容易引起種族思想來的。
3.
指需避忌隱諱的事物。
1.出自《禮記·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2.出自《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愿承閑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諱。
3.出自《送窮文》捩手覆羹,轉喉觸諱。
4.出自《人民文學》這“保保”二字犯了她曾參加“產業軍”的諱。
4.
指已故尊長者之名。
1.出自《周禮·春官·小史》若有事,則詔王之忌諱。
2.出自《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君諱適,姓王氏。
3.出自《陳馭虛墓志銘》君諱典,字馭虛,京師人。
5.
死的婉辭。
1.出自《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諸將備守各有境界,猶恐賊虜聞諱,恣睢寇竊。
2.出自《慰國哀表》大行皇帝功濟寰區,仁沾動植,奉諱之日,率土崩心。
3.出自《嫁女詞》余初登第,旋奉先人諱,里居奉母,垂十有一年。
6.
畏懼。
1.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
2.出自《世說新語·排調》桓豹奴是王丹陽外生,形似其舅,桓甚諱之。
7.
通“韙”。是,對。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論》動則能破強興弱,轉則不失諱非之□。
8.
引申為嫌惡。
1.出自《示四妹》詩孟光求婿得梁鴻,廡下相隨不諱窮。
9.
也用于敬稱生者的名字。
1.出自《儒林外史》捷報貴府老爺范諱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
2.出自《兒女英雄傳》請問有位安太老爺,諱叫作學海的,同尊客可是一家?
1.喧嘩驚駭。
1.喧嘩呼叫。
2.歡呼。讙﹐通"歡"。
1.見"歡嘩"。
1.嘆聲。
1.歡樂融洽。讙﹐通"歡"。
1.喧嘩驚恐。
1.傳說中的山名。
1.歡樂。讙﹐通"歡"。
1.指以五彩裝飾的鋪面。髈,通"歡"。
1.象聲詞。搖櫓聲。
2.象聲詞。棹歌﹐劃船時歌唱之聲。
3.象聲詞。泛指歌聲悠揚。
1.指樵歌。
1.指棹歌。
1.樂府近代曲名。唐元結作。結有《歡乃曲五首》﹐其序曰"大歷丁未中﹐漫叟結為道州刺史﹐以軍事詣都使。還州﹐逢春水﹐舟行不進﹐作《歡乃五首》﹐令舟子唱之﹐蓋以取適于道路云。"形式為七言四句。又元結在《系樂府十二首》中另有《歡乃曲》一首﹐系五言體。
2.詞牌名。因元結詩得名。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見《詞譜》卷一。
1.喧鬧騷擾。
1.歡宴。讙﹐通"歡"。
1.喧鬧之聲。
1.喜悅。讙﹐通"歡"。
1.喧鬧﹔爭訟。
1.歡喜得手舞足蹈。髈,通"歡"。
1.見"歡頭國"。
1.傳說中的古國名。
1.喧嘩吵鬧。
1.歡笑戲謔。讙﹐通"歡"。
1.猶歡宴。髈,通"歡"。
1.歡聚嬉游。髈,通"歡"。
1.猶歡騰。髈,通"歡"。
1.亦作"讙噪"。
2.喧鬧。
1.即讙頭國。
1.天帝或皇帝之車。
1.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1.古代郊祀時所用之牛。
1.天帝與傳說中的古帝之女。指天帝之女瑤姬。
2.天帝與傳說中的古帝之女。指炎帝之女精衛。
3.天帝與傳說中的古帝之女。指帝堯的二女娥皇﹑女英,嫁于舜,即湘妃。
4.帝王之女。
1.精衛的別名。
1.神話傳說中的桑樹。以赤帝女居此桑而升天,故名。
1.皇帝的配偶。指皇后。
1.尊奉秦王為帝。戰國時秦軍圍趙都邯鄲,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說趙奉秦王為帝,以解邯鄲之圍。齊魯仲連曉以利害,終使趙魏同息此議。事見《戰國策.趙策三》◇以屈奉暴君或異族統治者為"帝秦"。
1.帝王的陵墓。
1.佛家所稱的青色寶珠。
2.指青天,碧空。
1.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陽縣西南,相傳為顓頊都城。公元前六二九年衛成公自楚丘遷都于此。戰國時名濮陽,秦置濮陽縣。
2.指帝王建都的地方。
1.皇城之門。
2.指京城。
1.皇帝的容態。
1.見"帝女桑"。
1.帝舜之樂。借指宮廷的音樂。韶,虞舜樂名。
1.祭祀天帝的牲物。
1.帝王的老師。
2.元僧官名。元制,皇帝即位初,例從梵僧受佛戒,故歷朝皆尊一僧為帝師。帝師兼領宣政院,管理全國佛教和藏族地區政教事務。
3.古星名。
1.指先帝祭品。
1.帝王的世系。
1.猶王事。古代用以稱國事。
1.皇室;皇族。
1.亦稱"帝釋天"。
2.佛教護法神之一。佛家稱其為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主,居須彌山頂善見城。梵文音譯名為釋迦提桓因陀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