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軰”。
2.
車百輛。亦指分行列的車。
1.出自《說文·車部》若軍發車百輛為一輩。
2.出自《風俗通·過譽·汝南陳茂》因詣府門,移辭乞恩,隨輩露首入坊中,容止嚴恪,須眉甚偉。
3.
同一類群的人、事、物。
1.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
2.出自《游仙詩》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
3.出自《大唐新語·著述》《御覽》之輩,部帙既大,尋討稍難。卿與諸學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類相從,務取省便。令兒子等易見成就也。
4.出自《夢溪筆談·藥議》設若欲攻堅積,如巴豆輩豈得不為君哉。
5.出自《桃花扇·修札》在下柳敬亭,自幼無藉,流落江湖,雖則為談詞之輩,卻不是飲食之人。
6.出自《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4.
行輩;輩分。
1.出自《論盛孝章書》今之少年,喜謗前輩。
2.出自《答侯生問〈論語〉書》愈昔注解其書,而不敢過求其意。取圣人之旨而合之,則足以信后生輩耳。
3.出自《黑籍冤魂》一家之中,尊長吃了煙,也難怪子侄輩學樣。
4.出自《子夜》大客廳里,姑奶奶在那里和小一輩的吳為成絮絮談話。
5.
比并,比類。
1.出自《后漢書·循吏傳序》邊鳳、延篤先后為京兆尹,時人以輩前世趙張。
2.出自《上東宮啟》雖每想南皮,書憶阮瑀,行徑北館,歌悼子矦,不足輩此深仁、齊慈舊愛。
3.出自《新唐書·鄭元璹傳》帝勞曰:“卿不辱于虜,可輩蘇武、張騫矣。”
6.
代;世代。
1.出自《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今番見蔣世澤帶個孩子到來,問知是羅家小官人,且是生得十分清秀,應對聰明,想著他祖父三輩交情,如今又是第四輩了。
2.出自《中共中央關于西藏工作方針的指示》在請愿書內批評了十四輩達賴,使達賴在政治上不負此次示威的責任。
7.
量詞。古代六十騎為一輩。
1.出自《六韜·均兵》三十騎為一屯,六十騎為一輩。
8.
量詞。個。多指人。
1.出自《新唐書·薛元賞傳》元賞到府三日,收惡少,杖死三十馀輩,陳諸市。
2.出自《同陳子長坐氈帳中話吳門舊游愴然作歌》就中少年三五輩,徐郎顧子稱風流。
9.
量詞。批;群。
1.出自《史記·張耳陳馀列傳》使者往十馀輩,輒死,若何以能得王?
2.出自《后漢紀·靈帝紀中》二月,角等皆舉兵,往往屯聚數十百輩,大者萬馀人,小者六七千人。
3.出自《南柯太守傳》有群女,或稱華陽姑,或稱青溪姑,或稱上仙子,若是者數輩。
4.出自《隨園詩話》吏教促至再,扶鞭上馬,比至,則促召之使已四輩矣。
10.
量詞。度;次。
1.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翦既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
2.出自《新唐書·封常清傳贊》欲入關見天子論成敗事,使者三輩上書,皆不報,回斬于軍。
11.
量詞。艘
1.出自《奉和襲美太湖詩·練瀆》戰艦百萬輩,浮宮三十馀。
12.
量詞。頭;只。
1.出自《太平廣記》頃間,群象五六百輩,云萃吼叫,聲徹數十里。
2.出自《謝何十三送蟹》詩寒蒲束縛十六輩,已覺秋興生江山。
13.
量詞。塊。
1.出自《游鐘山記》復折而西,入碑亭,碑凡數輩。
1.女的方面(多用于有關婚事的場合)。
①也作女紅”、女功”。指通常由婦女所作的紡織、刺繡、縫紉等事。②舊指作紡織、刺繡等事的婦女,今泛指女工人女工吟詠于機杼。
1.舊謂婦女從事的紡織﹑刺繡﹑縫紉等。
1.女道士。
2.詞牌名。本唐教坊名,后用為詞牌。內容多詠女道士。有小令﹑雙調﹑長調等。參閱《詞譜》卷四。
3.曲牌名。南北曲許多宮調都有同名曲牌。以屬南曲黃鐘宮,南呂宮,北曲黃鐘宮者較常見。
1.在城外圍加筑的矮墻。
1.同"女功"。
1.皇帝之妻或母。
1.古稱無男丁而以婦女為戶主的民戶。
1.菊花的別名。
1.女性皇帝。
1.見"女冠"。
1.指古時北方婦女于養蠶事畢,簪花酌酒謝神。
1.見"女妓"。
1.亦作"女伎"。女樂,歌妓。
2.即女歧,傳說中的神女。
1.女性將領。
2.今用以比喻能干的婦女。
1.舊時謂對女子進行的教育。
1.謂對嗜好女色的警戒。
1.對婦女的總稱。
1.古代宮廷中釀酒的女奴。
2.酒名。舊俗生女即釀酒貯藏,至女嫁時方取出宴客,故名。
1.女性賓客。
2.女子。
1.年輕女子。
1.木蘭或辛夷的別名。
1.囚禁女犯的監獄。
1.歌舞伎。
1.春秋時齊桓公設于宮中的淫樂場所。
2.后世以指稱妓院。
1.見"女貓"。
1.兒女。
1.對婦女的通稱。
1.傳說中的鳥名。
1.織女星和牽牛星。
1.女奴隸。
2.婢女;侍女。
3.貓的別名。
1.即女墻。
1.年少之妻。
1.傳說為夏朝澆之嫂。
2.古代傳說中的神女名。
1.南朝梁時錢幣名。
1.見"女媧"。
1.酒曲名。
1.婦女在社會上應享的權利。
1.泛稱成年女子。
2.指妻子。
1.女子立拜屈膝之狀。一說以兩手當胸前,身體微曲為禮。
1.見"女丑"。
1.猶女禍。
1.小桑樹。
1.女子的美色。
1.尼姑。
1.即沙彌尼,尼姑。
1.宮內女官名。東漢﹑三國魏﹑后趙石虎宮中都有女尚書,管理批閱宮外奏章﹑文書等。
1.處女。
2.女子。
詩集。郭沫若作。1921年出版。收詩五十六首,《序詩》一首。其中《鳳凰涅fd2d!罰表現詩人對黑暗社會的詛咒和對光明未來的向往;《爐中煤》、《棠棣之花》等,抒發了對祖國真摯的愛;《天狗》、《太陽禮贊》等表現了破壞舊傳統的叛逆精神;《地球,我的母親》等宣揚萬物與自我相結合的個性力量。作品反映了五四時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構思新奇,想像豐富,比喻獨特。
1.見"女生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