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迷信的人以為人死之后有靈魂,叫鬼。
2.
名詞
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當。
3.
形容詞
〈口〉機靈(多指小孩兒或動物)。
4.
名詞
對人的憎稱或蔑稱。
5.
形容詞
躲躲閃閃,不光明正大。
6.
形容詞
屬性詞。惡劣的;糟糕的。
7.
名詞
對人(多指聰明的孩子)的愛稱。
8.
名詞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二宿。參見“二十八宿”。
9.
名詞
(Guǐ))姓。
1.
迷信者以為人死后魂靈不滅,稱之為鬼。
1.出自《禮記·祭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
2.出自《論衡·死偽》二者,死人為鬼之驗,鬼之有知,能害人之效也。無之,奈何?
3.出自《行路難》詩非故敗他卻成此,蘇張終作多言鬼。
4.出自《山菊花》孔秀才兄弟咱不是親眼見著當鬼的嗎?
2.
祖先。
1.出自《論語·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3.
萬物的精靈;鬼怪。
1.出自《詩·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則不可得。有靦面目,視人罔極。
2.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
3.出自《斷酒肉文》在家雖復飲酒啖肉,門行井灶,各安其鬼。
4.出自《稽神錄·楊邁》遙見草中一兔跳躍……命大芟草以求之,得兔骨一具,蓋兔之鬼也。
5.出自《一個女性》她的天真的心靈上并沒有懷疑到李芳,然而她不能不感到自己四面都是陰森森的惡鬼。
4.
對人的蔑稱。
1.出自《感歸》詩鄉人笑我窮寒鬼,還似襄陽孟浩然。
2.出自《儒林外史》六哥,你就是個討債鬼,纏死了人!
3.出自《表明態度》可恨是自從有了一碗飯吃,就變成了自私自利鬼。
5.
對人的昵稱。
1.出自《五月端陽》小小年紀伶俐鬼。
6.
形容惡劣,糟糕。多用為詈辭。
1.出自《龍須溝》這個鬼地方,一陰天,我心里就堵上個大疙疸!
7.
謂迷信鬼神。
1.出自《逸周書·命訓》極禍則民鬼,民鬼則祭淫。
2.出自《淮南子·人間》荊人鬼,越人??,人莫之利也。
3.出自《永州龍興寺息壤記》永州居楚越間,其人鬼且??。
8.
狡黠;機靈。
1.出自《方言》虔、儇,慧也。自關而西,趙魏之閑謂之黠,或謂之鬼。
2.出自《帝王所尚問》救野莫如敬,救鬼莫如文,救僿莫如忠。
3.出自《鐵路工地的深夜》他鬼的很,捉摸到總指揮在工地活動的規律了。
9.
神秘莫測。
1.出自《韓非子·八經》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
2.出自《勢成篇》造端以鬼其事,謂之長惑。
10.
遠;絕遠。參見“鬼區”。
1.出自《集韻?尾韻》鬼,遠也。
11.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參見“二十八宿”。
1.出自《通志·天文一》鬼四星,冊方似木柜,中央白者積尸氣,鬼上四星是爟位。
2.出自《牡丹亭·言懷》論星宿,連張帶鬼。
12.
姓。上古有鬼臾區。見《史記·封禪書》。
1.出自《正字通?鬼部》鬼,姓。
13.
指為鬼,死亡。
1.出自《容齋五筆·李彥仙守陜》仙叱曰:“吾寧鬼于宋,安用汝富貴為!”
14.
特指天子諸侯貴族已不在廟、壇、墠中享祭的遠祖。參閱《禮記·祭法》。
15.
引申為不光明的事;不正當的心計。
1.出自《少年心》詞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頭從前鬼,著手摩挲。
2.出自《紅樓夢》你別瞞。你干的鬼兒,你打量我都不知道呢!
3.出自《上海的早晨》徐義德早不要這筆墊款,晚不要這筆墊款,偏偏現在要這筆墊款,這里面一定有鬼。
1.亦作"污鏝"。
2.見"污墁"。
1.謂面部污黑。
1.污池滅族。古代的嚴刑酷法。
歪曲事實,造謠毀謗,敗壞人家的名譽他一向光明正大,有人說他搞陰謀,那顯然是污蔑。
1.亦作"污名"。亦作"污名"。
2.壞名聲。
3.指毀壞名譽。
1.泥淖。
1.亦作"污泥"。亦作"污泥"。
2.骯臟,卑污。
污穢混濁的泥水。比喻腐朽、沒落的東西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蕩滌一切污泥濁水。
1.亦作"污膩"。
2.猶污垢,骯臟。
1.卑污奸佞。
1.污濫邪僻。
1.同"污穢"。
1.見"污尊抔飲"。
1.亦作"污七八糟"。
2.形容混亂或骯臟。
1.臟水溝。
污染物的發生源。通常指向環境排放污染物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按污染物來源,分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間分布方式,分點污染源、線污染源和面污染源。控制污染源是改善環境質量的有效途徑。
環境管理原則之一。污染環境而造成的損失應由污染者承擔。多數國家確認污染者僅支付消除污染費及損害賠償費。但也有人主張污染者應支付污染活動造成的全部環境費用。中國實行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1.亦作"污殺"。
2.猶戮辱,殺伐。《管子.侈靡》"自吾不為污殺之事﹐人布織不可得而衣﹐故雖有圣人惡用之。"一說謂屈己。戴望校正引丁士涵曰"污殺事人﹐即降身相從之意。"
1.亦作"污傷"。亦作"污傷"。
2.誣毀中傷。
3.猶損傷。
1.指污君。
1.亦作"污史"。
2.污穢的史實。
1.亦作"污世"。
2.污濁混亂的世道。
1.亦作"污手垢面"。
2.形容手臉都很骯臟。
一般指外觀不潔的水。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參見廢水”(524頁)。
1.亦作"污俗"。
2.惡習;壞風氣。
玷污損壞污損書|不能污損公物。
1.亦作"污涂"。
2.泥濘;污泥。
1.洼坑。
1.污邪詐偽。
1.同"污穢"。
1.亦作"污聞"。
2.指玷污耳朵的聽聞。
1.亦作"污下"。亦作"污下"。
2.低洼。
3.卑下,鄙陋。
1.亦作"污邪"。
2.污穢邪惡。
3.謂著了邪氣,神志失常。
4.地勢低下的田。
1.亦作"污褻"。亦作"污褻"。
2.猶褻瀆。
1.亦作"污行"。亦作"污行"。
2.卑污的品行或行徑。
1.臟話;下流話。
1.謂送禮棕。
1.宴會。
2.猶會合。饗,通"向"。
1.祭獻。饗,通"享"。
1.謂供奉飲食。
1.宴請與饋贈。
1.以酒食慰勞;犒勞。
1.古代一種隆重的宴飲賓客之禮。
1.飲醴酒。《左傳.莊公十八年》"春﹐虢公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國語.周語上》"王乃淳濯饗醴。"韋昭注"饗﹐飲也。謂王沐浴飲醴酒也。"《東周列國志》第二回"聞虢晉二國朝王﹐王為之饗醴命宥﹐又賜玉五瑴﹐馬三匹。"一說即饗禮。參閱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
1.帝王祭祖廟。饗,通"享"。
1.享有國家之年,指統治國家的時間。饗,通"享"。
1.饗禮和秂祭的并稱。謂春天舉行饗禮,以酒食招待孤子和祭宗廟。
1.宴請之日。
2.祭祀太陽。饗,通"享"。
1.古禮。宴飲賓客并舉行射箭之禮。
1.饗禮和食禮。
2.舉行饗食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