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匣子,小箱子。一說為纏結。
1.出自《書·禹貢》包匭菁茅。
2.出自《封氏聞見記·匭使》初,則天欲通知天下之事,有魚保宗者,頗機巧,上書請置匭,以受四方之書,則天悅而從之。
3.出自《種樹說》各貫之以緡,而共置一匭中。
4.出自《趙子曰》趙子曰把票放在票匭里,不等聽選舉結果就往外跑。
5.出自《說文解字注·竹部》《尚書》“苞匭菁茅”鄭曰“匭,纏結也。”鄭意謂匭為糾之假借字。《吳都賦注》用之。
6.出自《書·禹貢》包匭菁茅。
2.
藏入匭中;藏。
1.出自《哀諸尚書辭》日者相傳,寸楮必匭,人往謁公,以我墨贄。
2.出自《登太行絕頂》詩頗疑太素前,陰陽一爐匭。
3.
“簋”的古字。
1.出自《史記·李斯列傳》飯土匭,啜土铏。
2.出自《說文·竹部》匭,古文簋。
1.指外似溫柔內心惡劣的人。
1.猶閫范﹑閨范。
1.和風;春風。
1.謂柔弱的身體。
1.柔軟調伏。
2.柔化馴服。
1.溫柔順服。
2.謂安撫順服者。
1.幼芽附著的種子薄膜。莩,種子皮殼內的膜,萌生后蒙在芽上。
1.懷柔安撫。
1.安撫并免除徭役。
1.指有彈性的竹竿。
1.指占卦中的柔爻與剛爻。
2.柔和與剛強。
1.柔軟的皮革。
2.治皮革使之柔軟。
3.指車輪外框包的皮革。
1.懷柔之功。
1.指雄雞頭上的肉冠。
1.柔和的光。
1.猶閫范。舊時指女德。
指毛筆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1.亦作"柔豪"。
2.指毛筆。
1.神話謂以蛟毫織成的坐臥墊具。
1.見"柔毫"。
1.柔順彌合。
①溫和;溫柔性情柔和|光線柔和|用柔和的聲音說給我們聽。②柔軟山形也逐漸變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觸摸到凝脂似的感覺。
1.指柔嫩的花。
1.溫柔敦厚。
1.柔軟潤滑。
2.謂處世圓滑。
1.懷柔感化。
1.猶懷柔。
1.溫和寬厚。
2.柔和緩曼。
1.淡黃,嫩黃。
1.溫順柔和。
2.施仁愛;仁愛。
1.稱女性陰魂。
1.柔和而生動。
1.柔和美善。
2.指溫和善良的人。
3.指美味﹑美食。
1.指植物初生的幼芽。
1.表面柔和而內心奸詐。
2.指表面柔和而內心奸詐之人。
1.指輕柔的槳聲。
1.謂以和柔為節度。
1.和美潔凈。
1.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軟無力。
1.溫和恭謹。
文靜溫柔雪蓮潔白晶瑩,柔靜多姿|柔靜的姑娘。
1.指柔弱的枝條。
1.同"柔韌"。
1.亦作"柔克"。
2.謂和柔而能成事。
3.謂柔忍克制。
1.柔和的藍色。多形容水。
1.謂以溫和的品性立身處世。
1.溫柔美麗。
2.婉柔清麗。多指詩詞風格。
1.傳說中的國名。
1.柔順良善。
2.柔順良善的人。
1.潤濕的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