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細末兒。
2.
名詞
特指化妝用的粉末。
3.
名詞
用淀粉制成的食品。
4.
名詞
特指粉條、粉絲或米粉。
5.
動詞
(北京話)變成粉末。
6.
動詞
(北京話)粉刷。
7.
形容詞
帶著白粉的;白色的。
8.
形容詞
粉紅。
9.
名詞
特指面粉。
10.
名詞
(Fěn)姓。
1.
米細末。亦指谷類、豆類作物子實的細末。
1.出自《周禮·天官·籩人》羞籩之實,糗餌,粉糍。
2.出自《東京夢華錄·重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遺送,上插剪彩小旗。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於糕上,謂之“獅蠻”。
2.
妝飾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紅色者。
1.出自《登徒子好色賦》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2.出自《急就篇》芬薰脂粉膏澤筒。
3.出自《紅樓夢》平兒倒在掌上看時,果見輕白紅香,四樣俱美,攤在面上也容易勻凈,且能潤澤肌膚,不似別的粉青重澀滯。
3.
涂飾用的白色或有色粉末。
1.出自《喜義興權明府自君山至集陸處士羽青塘別業(yè)》詩已見縣名花,會逢闈是粉。
2.出自《紅樓夢》那門欄窗槅,皆是細雕新鮮花樣,并無朱粉涂飾。
4.
研成細末;粉碎。
1.出自《周禮·天官·籩人》糗餌,粉糍
2.出自《南史·梁紀下·敬帝》衣冠斃鋒鏑之下,老幼粉戎馬之足。
3.出自《侍從途中口號應制》常愿粉肌骨,特答造化功。
5.
涂飾;粉飾。
1.出自《孽?;ā?/span>面不粉而白,唇不朱而紅。
6.
白色的;帶白色的;粉紅色的。
1.出自《隋煬帝海山記》南留進五色櫻桃:粉櫻桃、蠟櫻桃、紫櫻桃、朱櫻桃、大小木櫻桃。
2.出自《玉蝴蝶》詞粉翅兩悠飏,翩翩過短墻。
3.出自《紅樓夢》晴雯忙啟硯拿了出來,卻是一張字帖兒,遞與寶玉看時,原來是一張粉箋子,上面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
7.
谷類或豆類粉末制成的食品。多指粉條。
1.出自《東京夢華錄·飲食果子》其余小酒店,亦賣下酒,如煎魚、鴨子……血羹、粉羹之類。每分不過十五錢。
2.出自《沸騰的墟日》他們賣了自己的鮮貨,心滿意足地吃起魚蛋粥和牛肉炒粉。
8.
泛指細末狀物質。如藥粉、皂粉、珍珠粉等。
9.
引申為獎飾,稱譽。
1.出自《韓詩外傳》仁者好偉,和者好粉,智者好彈,有殷勤之意者好麗,是以知文王之操也。
1.賊寇的家眷親屬。
2.賊寇下屬。
1.即賊人。
2.詈詞。猶壞蛋。
3.竊賊。
1.見"賊臣亂子"。
1.食稻節(jié)和稻根的害蟲。比喻桅人民或國家的人。
1.魚鰾﹑魚腸用鹽或蜜漬成的醬。
1.猶如何。
2.猶言干什么。
3.猶言無論如何。
4.猶務必。
5.表示程度。 6.替代某些不說出來的動作。
1.猶怎奈,無奈。
1.同"怎當"。
1.猶安得,怎么能夠得到。
1.見"怎地"。
1.亦作"怎的"。
2.怎樣,如何。
1.方言。怎樣,如何。
1.猶言怎么知道,怎么看得出。
2.猶言且看如何。
長篇小說。俄國車爾尼雪夫斯基作于1863年。少女薇拉反對買賣婚姻,離家出走,嫁與羅普霍夫。婚后她按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創(chuàng)辦了縫紉工場◇與丈夫的朋友吉爾沙諾夫發(fā)生愛情。羅普霍夫假裝自殺,赴美國參加廢奴運動。幾年后,他回國并重新結了婚。最后兩家人住在一起,相處融洽。
1.奈何,無奈。
1.猶奈何,無奈。
1.猶怎樣,如何。
2.猶務必。
1.猶怎向。
1.猶言怎么回事。
1.猶怎奈,奈何。
1.怎樣,如何。
1.如何,怎樣。泛指狀況或方式等。
2.如何,怎樣。詢問情況,狀態(tài)等。
3.替代某些不說出來的動作或情況。
1.猶怎么著,怎么回事。
1.猶言怎么樣,怎么回事,怎么辦。
2.猶言無論如何。
1.猶誹謗。
1.亦作"譖訴"。
2.讒毀攻訐。
1.讒害妒嫉。
1.詆毀指摘。
1.進讒言毀謗。
1.亦作"潛構"。
2.讒間誣陷。
1.謂進讒言傷害。
1.讒間毀謗。
1.惡言離間。
1.讒害。
1.讒毀他人。
2.讒毀他人的人。
1.日積月累的讒言。語本《論語.顏淵》﹕"浸潤之譖。"
1.謂進讒言殺害。
1.讒言。
1.詆毀和訟爭。
1.見"譖詖"。
1.誣蔑毀謗。
1.讒毀下級﹐欺謾上級。
1.讒言。
1.重疊的山陵。
1.彼此有相似或共同之處。
1.猶相似。
1.相仿效。
1.兩相比較。
1.一起;偕同。
1.見"相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