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芬芳,花草的香氣。
2.
名詞
(Fēn)姓。
3.
名詞
比喻美好的名聲。
1.
香;香氣。
1.出自《詩·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飲食。
2.出自《南都賦》暗曖蓊蔚,含芬吐芳。
3.出自《閑情賦》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
4.出自《宋史·樂志十二》洗爵奠斝,有酒其芬。
2.
喻美好的德行或聲譽。
1.出自《隸續·漢都鄉孝子嚴舉碑》勒石述嘆,以章其芬。
2.出自《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3.出自《晉書·桓彝傳論》揚芬千載之上,淪骨九泉之下。
3.
和,和好。參見“芬薌”。
1.出自《廣雅·釋詁》芬,和也。
4.
通“紛”。眾多。
1.出自《漢書·禮樂志》芬樹羽林。
5.
通“墳”。隆起貌。
1.出自《管子·地員》五壤之狀,芬然若澤若屯土。
安身處世立身處世|立身恭謹|立身的金箴。
指在社會上待人接物的種種活動。也說立身行事。
1.樹立碑石。
1.臥石自豎﹐枯柳復生。相傳為有賢人自民間起而為帝之兆。事詳《漢書.眭弘傳》。
1.猶言立時三刻。
〈方〉立刻;馬上他一收到電報,~就動身回家。
1.能自立的士人;廉潔有節操的人。
1.設置治事小臣。
2.建功立業。
3.起事;舉事。
1.在尊長身旁站立侍奉。
1.見"立嫡"。
1.猶立論。
〈書〉沒有兒子的人以別人的兒子承繼;立繼承人。
1.站著談話。
2.比喻時間短暫。
立陶宛的主體民族。另有少數分布在美國、加拿大和波蘭等國。約334萬人(1985年)。講立陶宛語。信天主教。主要從事農業和工業。
使觀眾對畫面有立體感覺的電影。
利用跨線橋、地道等使相交的道路在不同的平面上交叉。簡稱立交。
表現景物三維空間的一種攝影方法。通過攝制兩幅不同視點的影像,各由相應眼睛觀看,以模擬三維效果。拍攝工具有標準型立體照相機,也有在單鏡頭相機上裝配立體附加鏡;普通照相機運用左右移動的方法也能拍攝。
使人感到聲源分布在空間的聲音。適當組合和安排傳聲器、放大系統和揚聲器,能產生立體聲效果。寬銀幕電影、環幕電影或某些電視機、音響設備等多采用立體聲。
采用立體聲技術進行的無線電廣播。使收聽人能辨別發出聲音的人物或樂器間的相對位置而產生立體聲感。收聽時如用立體聲收音機,就有立體聲感覺;如用普通收音機,也能收聽到廣播節目,但無立體聲感覺。
1.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
交立夏節氣;夏季開始立了夏,把扇架ㄧ~了,天氣一天一天地熱起來。
1.推舉賢人不以常法。
1.確定期限。
君主國家制定憲法,實行議會制度君主~。
清末資產階級的政治派別。以梁啟超、張謇、湯壽潛等為代表。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先后在各地成立各種立憲團體,并領導收回利權和保路運動。曾成立全國性組織國會請愿同志會”,并發動三次請愿活動,要求速開國會。辛亥革命時大都宣布贊成共和。
1.取法萬物形象。
1.用雕塑﹑雕刻等方法制成的人物站立形象。
1.猶立功。
2.立即效驗。
1.下決心。
2.存心;故意。
3.樹立準則。
4.立意;立論。
1.行為舉動。
2.建德修行。
1.生性;稟性。
1.興建學校。
1.禪宗二祖慧可為求其師達摩廣度眾生而徹夜堅立大雪中﹐及曉﹐積雪過膝﹐師甚感動。事見《景德傳燈錄.慧可大師》◇遂以"立雪"為僧人精誠求法之典故。
2.北宋儒生楊時﹑游酢往見其師程頤﹐值頤瞑目久坐﹐二人侍立不去﹐頤既覺﹐門外雪已盈尺。事見《宋史.道學傳二.楊時》◇以"立雪"為敬師篤學之典故。
1.建立功勛。
〈書〉指著書立說。
1.確立準則或法度。
1.奉行大義。
2.猶舉義。
3.確立觀點;取義。
1.猶言背離。
2.持不同的態度或看法。
1.建立采邑。
①打定主意他~要出外闖一闖。②命意這幅畫~新穎。
1.猶立論。
2.站著對話。
1.建立年號。
1.古代歷家算法之一。
1.立定志向。
1.立定;站穩。
1.設立儀仗。亦即指儀仗。
1.作儀仗的馬隊。
2.喻官員之尸位者。
建立賬簿,記載貨幣、貨物等進出事項。
1.發怔;發呆。
1.謂建立長官。
2.確立為政之道。
3.蒞政;臨政。立﹐通"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