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為獲利而買貨出賣。
2.
名詞
販賣東西的人。
1.
賤的買進,然后加價賣出以獲利。
1.出自《荀子·王霸》農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
2.出自《雞肋編》至所販貨得利,亦均分著籍。
3.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從上海買了石印書販到京里去,倒換些京板書出來。
2.
賣出貨物。
1.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下》昭奚恤令吏執販茅者而問之,果燒也。
2.出自《報孫會宗書》惲幸有余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
3.出自《己亥雜詩》何敢自矜醫國手,藥方只販古時丹。
3.
指收買貨物。參見“販糴”。
1.出自《水滸傳》因隨叔父來外鄉販羊馬賣,不想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錢。
4.
經商營利的人。多指小商。
1.出自《漢書·食貨志下》工匠醫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販賈人坐肆列里區謁舍……除其本,計其利,十一分之,而以其一為貢。
2.出自《宋史·沈括傳》日官皆市井庸販,法象圖器,大抵漫不知。
3.出自《清史稿·林則徐傳》義律請令赴澳門載貨,冀囤煙私販,嚴斥拒之。
4.出自《京華感舊錄·從“望子”到“幌子”》北京白塔寺有一家賣茶湯、藕粉、油炒面的李姓攤販,綽號叫“茶湯李”。
5.
叛賣。參見“販君”“販國”。
1.出自《宋書·沈攸之傳》雖呂布販君,酈寄賣友,方之斯人,未足為酷。
2.出自《述懷》嗣宗躬放達,而昵司馬側……辭婚善全宗,至慎巧販國。
1.靠街。
2.順著街道。
1.鑲上邊的鞋口。
1.經歷。
1.謂順流而下。
2.沿襲流傳。
1.猶沿波討源。
1.靠路邊。
2.一路上。
1.謂接連不斷。
1.原指僧﹑尼挨門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處乞求施舍。
1.見"沿門持缽"。
1.唐宋田賦以外的苛捐雜稅。亦稱"雜變"。
1.亦作"?涉"。
2.謂順流而行。
1.亦作"?身"。
2.猶周身;渾身。
3.隨身。
1.因襲遵循。
1.亦作"?順"。
2.猶流暢。
1.亦作"?泝"。亦作"沿溯"。亦作"沿遡"。
2.順水下行與逆水上行。
3.引申為泛舟。
4.沿流而下。
5.沿襲追溯。
1.見"沿泝"。
1.見"沿泝"。
1.沿邊用的綢﹑緞等布條兒。
1.見"沿途"。
1.亦作"沿涂"。
2.沿路,一路上。
1.因襲謬誤。
1.亦作"?習"。
2.因襲。
3.向來因循的習慣。
按舊例辦事;因循沿襲成規|沿襲前人遺制。
1.指靠近交通線﹑邊界線的地方。
1.亦作"?心"。
2.猶由衷。
3.順心;適心。
1.指沿江拉纖。
1.因循依照。
1.繼續使用(過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
1.謂水順著某一方向流動。
1.暑熱。
2.火灰。
1.猶暑氣。
1.傳說中造成旱災的鬼怪。也稱旱魃。
1.南方炎熱之國。
1.指南方邊遠地區。
1.亦作"炎飆"。亦作"炎飆"。
2.炎熱的疾風。
1.喻酷熱。謂炎天傷人有如兵刃。
1.紅色的波浪。
2.形容沙漠地區的熱浪。
1.光采。
1.南方星辰運行的度次。
1.盛暑;炎熱。
1.炎熱的日子。
1.熾熱。
1.炎夏消退。
1.猶火德。
傳說中的上古姜姓部族首領。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東發展到中原地區。曾經和黃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交戰,被打敗后與黃帝的部落結成聯盟,互相通婚。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敬奉他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一說炎帝即神農氏。
1.酷熱。
2.指濕熱的瘴氣。
1.紅萼。
1.泛指南方炎熱地區。
1.喻氣焰熾盛。
1.熱氣;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