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金錢和物資的總稱。
2.
名詞
(Cái)姓。
1.
金錢、物資的總稱。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2.出自《史記·貨殖列傳》清,寡婦也,能守其業(yè),用財自衛(wèi),不見侵犯。
3.出自《答司馬諫議書》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
4.出自《準風月談·爬和撞》撞得好就是五十萬元大洋,妻,財,子,祿都有了。
2.
通“才”。資質,才能。
1.出自《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者。
3.
通“裁”。裁制;節(jié)制;裁斷。
1.出自《荀子·非十二子》一天下,財萬物,長養(yǎng)人民,兼利天下。
2.出自《漢書·張安世傳》唯天財哀,以全老臣之命。
3.出自《訄書·官統(tǒng)下》若夫增損財益之凡目,則以時定也。
4.
通“材”。原材;材料。
1.出自《墨子·尚賢下》今王公大人有一牛羊之財,不能殺,必索良宰。
2.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財以工化,賄以商通。
3.出自《稗說·諸香》采香本年者不堪用,必經(jīng)歲月棄置腐敗久,其津液斂盡,質皆化,然后施斧斤無棄財。
5.
通“纔”。僅僅。
1.出自《墨子·備穴》難近穴為鐵鈇,金與扶林長四尺,財自足。
2.出自《史記·孝文本紀》太仆見馬遺財足,余皆以給傳置。
3.出自《訄書·原變》今海內有大陸,而馬財一指。
6.
通“纔”。始,剛才。
1.出自《歸寓舍》詩梅欲開時多是雨,草財生處便成春。
2.出自《贈術士張癡》詩財吟詩好日,便是命窮時。
3.出自《畫鶴賦》乃若素壁財粉,朱門始光。
1.滿足貌。
2.猶浩然。盛大貌。
1.充仞。
1.猶充滿。
1.謂擔當某種職務。
1.充仞。
2.豐足。
1.足夠。
①堵塞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車馬充塞街衢。②塞滿;填滿月光充塞宇內|心中充塞著喜悅。
1.謂內容充實。
1.猶饑飽。
1.豐潤;旺盛。
1.使完滿;加強。
2.充足;富足。
3.猶充盈。
4.壯實;結實。
5.猶踏實。
1.湊合使用。
1.參加科考。
1.用不合格的人或物來湊足數(shù)額。亦用作謙詞。
1.猶滿堂。
1.指整個宇宙。
1.填補。
1.古代的一種朝儀。每大朝會,陳皇帝車輦儀仗于殿庭,謂之充庭。
2.布滿庭院。
3.充滿朝廷。
1.擴充開拓。
1.亦作"?位"。
2.謂徒居其位,無所建樹。
1.供職。餼,餼廩,即薪俸。
1.充足有余。
1.猶充車。
1.抵銷。
1.猶充饑。
2.猶虛實。
1.猶入選。
指抗體某一部位含血量增多的現(xiàn)象。動脈性充血常由于摩擦、挫傷、高溫、紫外線、細菌毒素及精神因素等作用于機體時,使小動脈擴張而引起。靜脈充血也稱淤血”,是因靜脈回流發(fā)生障礙,血液淤積在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內,引起局部組織含血量增多;常由于靜脈受壓迫、靜脈管腔狹窄或阻塞、心臟病引起心力衰竭所致。
1.塞滯。
1.充盈,豐足。
1.滿盈。
1.猶供養(yǎng)。
1.見"充溢"。
①充滿;洋溢充溢著歡樂的氣氛|喜色充溢。②眾多;富足礦產(chǎn)充溢|才能之士充溢四海。
1.冒充的隱士。
1.充差應役。
1.謂充滿勇氣。
1.肥胖;豐滿。
1.滿足要求。
富足寬裕時間充裕|生計已漸充裕|人力畜力充裕了|過著充裕的生活。
1.欣喜自得貌。
2.形容精神煥發(fā)。
1.塞入榫眼。
1.豐潤。
1.猶饋贈。
1.充滿;充足。
1.健壯;充沛。
1.足夠。
2.富足。
3.飽足;飽滿。
4.補足,納足。
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則之一。提出或證明一個命題,都必須有能夠表明它何以真實的理由。證明要求論據(jù)必須真實,并且從論據(jù)可以推出論題,這就是充足理由律的具體運用。
1.年幼蒙昧。
1.亦作"沖飆"。亦作"沖颷"。
2.急風;暴風。
1.見"沖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