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敦厚;篤厚。
1.
敦厚;篤實。
1.出自《書·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
2.出自《新唐書·儒學傳序》貞觀六年,詔罷周公祠,更以孔子為先圣,顏氏為先師,盡召天下惇師老德以為學官。
3.出自《松江兩京官》御史某與侍郎某相惇也。
2.
篤守。
1.出自《思陵長公主挽詩》處順惇恭儉,時危植紀綱。
3.
注重;重視。
1.出自《漢書·成帝紀》百寮各修其職,惇任仁人,退遠殘賊。
2.出自《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
4.
勤勉。參見“惇帥”。
1.出自《國語·晉語四》文公問元帥於趙衰,對曰:“郤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學彌惇。”
2.出自《漢書·翼奉傳》三人經術皆明,衡為后進,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學不仕,好律歷陰陽之占。
1.清代官署名。清改明錦衣衛為鑾儀衛﹐掌乘輿供奉鹵簿儀仗之事。
1.鑾鈴聲。
1.亦作"鑾?"。
2.即鑾駕﹐天子車駕。
3.借指天子。
1.鑾駕行跡。借指鑾駕。
1.夾襖。
1.即奱輅。
1.帝王的副車。
1.夾層佩囊。晉代品官朝服上的飾物。
1.維吾爾﹑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外衣。
1.夾衫。
1.夾衣。
1.滲漏入地下的水流。
1.羅網。
1.小型魚網。
1.蛋白。
1.女子和雌性動物的生殖腺。除產生卵子外,還分泌激素促進子宮﹑陰道﹑乳腺等的發育。人的卵巢在腹腔的下部骨盆內,扁橢圓形,左右各一,分列在子宮的兩側。
1.陰囊。有時用作詈詞。
1.猶言亂彈琴。比喻胡扯或胡鬧。
1.蛋黃。
1.魚子醬。
1.古代神話中的國名。國人皆卵生,故名。
1.明代浮梁(今并入景德鎮市)人昊十九所制的白瓷杯。極精巧,是著名的工藝品。
1.陰囊。
1.古代指其卵可供祭祀的禽鳥。如鵝﹑鴨﹑雞等。
1.方言。陰囊。
1.蛋白。
1.蛋青色。古多用以形容天的顏色。
動物的受精卵在母體外發育、孵化的繁殖方式。胚胎發育的營養來自卵黃。卵生動物的卵可在產出前受精,如鳥類;也可在產出后受精,如蛙類。
1.巖石經自然風化﹑水流沖擊和摩擦所形成的卵形﹑圓形或橢圓形的石塊,表面光滑,是一種天然建筑材料,用于鋪路﹑制混凝土等。
2.蛋和石頭。比喻強弱懸殊。
1.野蒜。
1.安葬佛門僧侶骨殖的無縫石塔。狀如大鳥卵,故稱。
1.某些卵生動物的生殖方式。這類動物的受精卵雖在母體內發育,但其營養主要仍依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黃,母體不產卵而產出幼小的動物。如鯊﹑蝮蛇等。
1.猶言危如累卵。
1.寄居的謙詞。
1.成熟的雌性生殖細胞,一般呈球形或卵圓形,與精子結合后產生第二代。
1.大鹽塊。
1.橢圓形的硯臺。宋蘇軾有《卵硯銘》。
1.以產蛋為主要目的而飼養的雞種。這種雞不適合肥育,但產卵較多。如來亨雞。
1.喻以弱敵強。謂必遭失敗。
1.謂孵育繁殖。
1.敗壞。
2.混亂。
1.桅國家。
2.動亂的國家。
1.粗魯混亂。
1.昏亂悖謬。
1.動亂的根源;禍根。
1.猶喪亂。
1.叛亂。
2.叛亂或潰散的士兵。
1.亂糟糟。
1.破杯綱常;違反人倫。
2.異常;不正常。
1.昏亂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