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可以用彈(tán)力發射出去的小圓球。
2.
名詞
裝有爆炸物可以擊毀人、物的東西。
1.
彈弓。
1.出自《莊子·山木》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
2.出自《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音曰:“臣聞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彈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樸質,饑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
3.出自《魏書·神元帝紀》援彈飛丸,應弦而落。
4.出自《唐語林·補遺四》《世說》云:忌日惟不飲酒作樂。會稽王世子將以忌日送客至新亭,主人欲作樂,王便起去,持彈往衛洗馬墓彈鳥。
2.
彈丸。后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
1.出自《紫騮馬》角弓連兩兔,珠彈落雙鴻。
2.出自《陔余叢考·火炮火槍》而鉛彈則嘉靖四十三年始用。
3.出自《東方》這些人都是本連的特等射手,彈不虛發,敵人頓時就倒下了一片。
4.出自《李家莊的變遷》南京的飛機又來太原下過彈,人心惶惶,山西票子也跌價了。
3.
圓形的果實。
1.出自《荔枝》詩朱彈星丸燦日光,綠瓊枝散小香囊。
2.出自《送人赴浙東木綿提舉》詩桕林白綻梅花小,柿實紅垂橘彈圓。
4.
禽鳥的蛋。
1.出自《齊東野語·文莊公滑稽》其法乃以鳧彈數十,黃、白各聚一器。
2.出自《山居新語》余家藏石子一塊,色青而質粗,大如鵝彈。
3.出自《明會曲·精膳清吏司·殿試酒飯》粳米三斗,火熏三腿,雞彈一百個,豆腐五十連。
5.
但,只管。
1.出自《斗百花》詞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長是夜深,不肯便入鴛被。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缸,卻道你彈先睡。
1.察看審議。
1.審斷案子的文辭。
1.見"看玩"。
1.宋代百官進宮給皇帝祝壽進酒的一種儀式。
1.舊時替企業或有錢人家管理收支賬目的人。又稱管賬先生﹑賬房先生。
經過觀察,感覺合意看得中ㄧ看不中ㄧ你~哪個就買哪個。
1.把紅的看成綠的。形容眼花不辨五色。
1.晉王徽之愛竹,曾過吳中,見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輿徑造竹下,諷嘯良久,遂欲出門。主人令左右閉門不聽出,乃留坐,盡歡而去。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因以"看竹"為名士不拘禮法的典故。
1.舊時盜賊中的黑話。指打家劫舍時在屋上望風。
1.亦作"看桌"。
2.指有果盤的上等酒席。
1.見"看卓"。
1.眼看著。謂轉瞬間。
2.酌情;看情形。
1.舊時戲園里茶役的俗稱。
1.使客人娛樂。
1.見"衎爾"。
1.亦作"衎而"。
2.和適自得貌。
1.即衎蝞。
1.剛直。
1.和樂貌。
2.剛直從容貌。
1.安樂。
1.一種圓薄能飛的小蟲。味辛辣而臭。《爾雅.釋蟲》"蜚,衎蝞。"郭璞注"蝞,即負盤,臭蟲。"郝懿行義疏"此蟲氣如廉姜,故名飛廉;圓薄如盤,故名負盤。今俗人呼之殠般蟲。其大如錢,輕薄如黃葉色,解飛,其氣殠惡。"王國維《觀堂集林.爾雅草木蟲魚鳥獸名釋例下》"案蘆萹﹑衎蝞乃苻婁﹑蒲盧之倒語,亦圓意也。蘆萹根大而圓,蜚形亦橢圓如蘆萹,故謂之衎蝞,后世謂之負盤,亦以此矣。"一說指臭蟲。見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詩話.蜚衎即臭蟲》。
1.安定貌。
2.剛直貌。
1.剛毅正直。
1.大聲喝叫。
1.吼叫。
1.勇猛貌。
1.吼叫。
1.據《太平御覽》卷三九八引三國吳謝承《會稽先賢傳》載,闞澤十三歲時,夢見自己的名字懸在月中,后遂升進◇即以"闞月"比喻人才名著稱于世。
1.居高視下。
1.俯視,近看。
1.俯視。
1.岸。
1.窺伺對方空隙。
1.激昂;憤激。
2.感慨。
1.感慨。
1.意氣憤激貌。
1.意氣激昂,胸襟開闊。
1.慷慨爽直。
1.慷慨率直。
1.太平。
1.葡萄牙語comprador的譯音。即買辦。
聯合機。特指聯合收割機。[英combine]
1.指后漢隱士韓康。康字伯休,常采藥名山,賣于長安市,口不二價者三十余年。長安市婦孺皆知,后遁入霸陵山中隱居。見《后漢書.逸民傳.韓康》。
2.豆豉的一種。
1.漢鄭玄之字。
1.杜康和儀狄的并稱。二人皆傳說中古之善釀酒者。
1.安樂富庶。
2.謂使之安樂富庶。
恢復健康病體 ~。
1.安樂富裕。
1.見"康哉之歌"。
1.平整道路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