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彈弓。
1.出自《莊子·山木》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zhí)彈而留之。
2.出自《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音曰:“臣聞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彈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樸質,饑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
3.出自《魏書·神元帝紀》援彈飛丸,應弦而落。
4.出自《唐語林·補遺四》《世說》云:忌日惟不飲酒作樂。會稽王世子將以忌日送客至新亭,主人欲作樂,王便起去,持彈往衛(wèi)洗馬墓彈鳥。
2.
彈丸。后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
1.出自《紫騮馬》詩角弓連兩兔,珠彈落雙鴻。
2.出自《陔余叢考·火炮火槍》而鉛彈則嘉靖四十三年始用。
3.出自《東方》這些人都是本連的特等射手,彈不虛發(fā),敵人頓時就倒下了一片。
4.出自《李家莊的變遷》南京的飛機又來太原下過彈,人心惶惶,山西票子也跌價了。
3.
圓形的果實。
1.出自《荔枝》詩朱彈星丸燦日光,綠瓊枝散小香囊。
2.出自《送人赴浙東木綿提舉》詩桕林白綻梅花小,柿實紅垂橘彈圓。
4.
禽鳥的蛋。
1.出自《齊東野語·文莊公滑稽》其法乃以鳧彈數(shù)十,黃、白各聚一器。
2.出自《山居新語》余家藏石子一塊,色青而質粗,大如鵝彈。
3.出自《明會曲·精膳清吏司·殿試酒飯》粳米三斗,火熏三腿,雞彈一百個,豆腐五十連。
5.
但,只管。
1.出自《斗百花》詞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長是夜深,不肯便入鴛被。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缸,卻道你彈先睡。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nèi)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