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液體或氣體中所含的某種成分少;稀薄(跟“濃”相對)。
2.
形容詞
味道不濃;不咸。
3.
形容詞
顏色淺。
4.
形容詞
冷淡;不熱心。
5.
形容詞
營業不旺盛。
6.
形容詞
沒有意味的;無關緊要的。
7.
名詞
(Dàn)姓。
8.
形容詞
安靜;閑適。
9.
形容詞
伙食差。
1.
味不濃;濃度不高。
1.出自《管子·水地》淡也者,五味之中也。
2.出自《漢書·揚雄傳下》大味必淡。
3.出自《聲聲慢》詞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2.
無鹽或少鹽。同“咸”相反。
1.出自《荀子·正名》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異。
2.出自《宋史·張根傳》根性至孝,父病蠱戒鹽,根為食淡。
3.
飯菜差。
1.出自《宋景文公筆記·雜說》其為人毅而近愚,食淡而勤生。
4.
淡泊;閑適。
1.出自《莊子·應帝王》汝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焉。
2.出自《送俞節推》詩吳興有君子,淡如朱絲琴。
3.出自《浴罷》詩浴罷淡無事,出門隨意行。
4.出自《灌花》詩盱睢忘憂子,淡焉此靜對。
5.
冷落;不密切。
1.出自《黃檗山》詩早知人世淡,來往退居寮。
2.出自《花月痕》老爺這一個月為什么和我們淡起來?
3.出自《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文學家和時勢的關系,有濃有淡,須要依照濃淡來定記事的詳略。
4.出自《酒的魔力》似乎他被一位地位顯赫的人物淡在一邊是理所當然的、早已習慣了的事。
6.
無聊;沒意思。
1.出自《新晴讀樊川詩》詩不是樊川珠玉句,日長淡殺個衰翁。
2.出自《桃花女》到今蚤日將晌午,方才著我開鋪面,掛起大言牌,你道好淡么!
7.
輕微;微弱。
1.出自《夜雨》詩點滴侵寒夢,蕭騷著淡愁。
2.出自《西廂記》林下曬衣嫌日淡,池中濯足恨魚腥。
3.出自《水仙子·山居自樂》曲淡家私付與山妻。
4.出自《兄與弟》機聲在我耳邊響了許久,又漸漸地淡下去,消失了。
8.
顏色淺;素凈。參見“淡粧”。
1.出自《長生殿·驚變》天淡云閑,列長空數行新雁。
2.出自《秋色賦·瑞雪圖》那巍峨雄偉的昆侖山、牙山、林寺山、嶗山、大澤山,全都素妝淡裹。
9.
清淡;不興旺。參見“淡季”。
10.
消瘦。
1.出自《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三嬸!你這兩日怎么淡了?
11.
古樂曲體裁名。
1.出自《夢溪筆談·樂律一》以予考之,“散”自是曲名,如“操”、“弄”、“摻”、“淡”、“序”、“引”之類。
12.
化學元素。即“氮”。
1.出自《菌說》使有養無淡,則亦自有一物能當此濃郁之氣者,生乎其間。
13.
姓。唐有淡從。見《姓觿·去勘》。
1.出自《姓觽?勘韻》淡,千家姓云:嚴陵族。
14.
引申指清苦的生活。
1.出自《豹子和尚自還俗》你坐禪修行,乾受了苦,又熬了淡,有甚好處?
2.出自又如:粗茶淡飯。
1.宋代稱低級的中央職官。
2.清代﹐滿人自從六品至從九品﹑蒙古人自從六品至八品﹑漢軍自正六品至從七品﹑漢人自正六品至未入流的某些中央職官皆稱"小京官"。
1.卷數少的經書。唐宋依經書內容或文字多少﹐分大﹑中﹑小三級。因時因事所指不同。
2.佛經名。凈土門三部經中后秦鳩摩羅什譯的《佛說阿彌陀經》之別稱。又名"四紙經"。
1.小本經營。包括攤販﹑小手工業和服務性行業。宋周密《武林舊事》"小經紀"條下列有供朝報﹑賣字本﹑織經帶﹑鼓爐釘鉸﹑出洗衣服﹑箍桶﹑磨刀等名。亦指從事這種行業的人。
1.明代經筵外講經書之制。亦稱"小講"。
1.自然風光的一角;小境界。
2.指小幅山水風物畫。
3.指小型盆景。
1.穆斯林凈禮之一。即在參加一般禮拜前或有小穢(如流血﹑嘔吐等)時履行﹐依次洗手﹑洗臉﹑洗肘﹑漱口﹑洗鼻孔﹑用濕手抹頭和沖洗雙足。參見"大凈"。
1.算術乘法的口訣﹐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等。
2.比喻為自己的打算。猶言小算盤。亦用以泛喻謀算。
1.暖季快速釀成的薄酒。
長篇小說。法國左拉作于1877年。洗衣女工綺爾維絲,未成年即與制鞋工朗蒂埃生了兩個兒子◇遭遺棄,嫁給蓋房工人古波。古波受了工傷后整日出入小酒店。不久,綺爾維絲也開始酗酒,以至沉淪。最后古波酒后中風死在瘋人院,綺爾維絲也死在樓梯底下的黑洞里。
1.稍稍得手;略有成就。
1.母弟。
2.妻弟。
1.拘守小節。
2.稍稍拘泥于。
散文。冰心作。1957年發表。作者結識一個貧苦的小姑娘,她的父親為給愛國學生送信而失蹤”。一天,作者帶著桔子去探望生病的小姑娘的母親。天黑時,小姑娘用自己制作的小桔燈送作者回去。作品借物喻人,表現了小姑娘鎮定、樂觀的精神。
1.短小的標尺。
1.指短的詩詞。
1.小村落。
2.短暫而隨便地聚會。
3.小量積聚。
1.狹幅的絹。
1.謂小有覺悟。
2.稍微覺得。
1.見"小鼓"。
1.謂不須王親行而遣卿大夫率領的征伐。
1.周代稱諸侯之妻。
2.稱皇后。
3.對無親族關系的長輩或所尊敬者之妻妾的尊稱。
1.京劇曲牌。以胡琴或笛演奏。旋律簡單﹐節奏明快。大都用為更衣﹑寫信﹑拜賀﹑帝王后妃臨朝或出場時的伴奏曲。
2.舊時南京一帶迎婚花轎至女家時﹐女宅所索取的開門錢。
1.防身內甲。
1.楷體小字。三國魏鍾繇等所創。
1.輕視。
指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已居中等程度但還不是十分富裕的狀況。鄧小平說達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窮不富,日子比較好過的水平”,中國從國民生產總值來說,就是年人均達到800美元”。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將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比1980年翻兩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步戰略目標。
1.指基本生活消費比較富裕的消費類型。主要表現在吃﹑穿等消費的比重下降以及由追求保證數量轉向提高質量;耐用消費品的普及率及住房標準有所提高;勞務消費和精神消費占有重要位置。
1.古代三年一次的考績。
2.舊時童生應縣試﹑生員應學政府考的俗稱。
3.各級學校的臨時測驗或期中考試。
4.特指清廷對宗室成員掌握滿語及弓馬術的考試。
5.謂簡略的考證。
相對大科學”而言,指以個體研究為特征的小規模的科學,即19世紀末以前的古代和近代科學。
1.小病。
1.見"小可可"。
①平常;輕微非同小可|我父母齋僧,還是小可。②自稱謙詞,宋元時民間口語;小可江東人氏。
1.尋常的人或事物。
1.亦作"小顆顆"。
2.很小。
1.猶言不過如。表轉折。
2.猶言難道如。表反問。
1.古代的計時單位。分一晝夜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一百刻共六千分。秦漢以后﹐又分一晝夜為十二時﹐則每時為五百分﹐亦即八刻零二十分。將八刻命名為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這是大刻。再將零數二十分﹐分為二小刻﹐每小刻各十分﹐命名為初初﹑正初﹐分別置于初一﹑正一之上。參閱清顧炎武《日知錄·百刻》。
2.木板上雕成的小缺口。
1.蕃國諸侯的使臣。
2.謙稱己之客人。
3.沒有耕牛或農具的佃戶。
1.未成年的人。
2.小嘴巴。舊時常用來指美女的嘴。
3.出入口之小者;容器口之小者;大水支流的入口。
4.指小口容器。
1.小痛苦;小苦難。
2.稍有苦味。
1.暫時留止。
2.稍事款洽﹐猶言略訴衷曲。
3.小數目的款項。
1.稱丈夫之弟。
2.尊稱他人年輕的兒子。
3.泛稱男青年。
4.指年輕丈夫。
5.年輕男仆。 6.方言。女婿。
1.舊時稱人家的年輕兒子。亦稱其中之最小者。
2.舊時對青年男子的敬稱。
1.少牢。
1.老年人的謙稱。也說"小老兒"。
2.方言。稱小孩。
1.資本較少﹐經營范圍較小的私營工商業者。亦指老板的兒子。
1.比喻生龍活虎的青年人。
1.方言。小老婆。
1.舊社會男子在正妻以外娶的女子。
2.方言。對婦女的通稱﹐含譏誚意。
1.指具有老年人習性的年輕人。
1.舊時對巡檢﹑典史﹑吏目等一類佐雜官員的稱呼﹐含有輕蔑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