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2.
〈書〉同“蹙”。
1.
驚懼不安貌。
1.出自《法言·學行》或人踧爾。
2.
恭敬貌。參見“踧然”。
1.出自《萬年縣君許氏夫人墓志銘》有親者至,則出其婦子羅拜其前,擁嬰提稚,升降勸勞,莫不呴然有恩,踧然有禮。
3.
見“踧??”。丑陋貌。
1.出自《古文苑·王延壽〈王孫賦〉》眙睕艐而??賜,盶??瞤而踧??。
4.
見“踾踧”。形容聲音急促、激烈。
1.出自《文選·馬融〈長笛賦〉》踾踧攢仄,蜂聚蟻同。
5.
通“蹴”。踩;踏。
1.出自《后漢書·陳蕃傳》遂執(zhí)蕃送黃門北寺獄,黃門從官騶蹋踧蕃。
2.出自《王維吳道子畫》詩女能嫣然笑傾國,馬能一踧致千里。
6.
見“踧踖”。徘徊不進貌。
1.出自《上皇太后疏》彷徨而不自安,踧踖而不敢進。
2.出自《江上寄答》詩懷刺賓在堂,將前還踧踖。
7.
通“蹙”。窘迫;困頓。
1.出自《三國志·魏志·鐘會傳》壹等窮踧歸命,猶加盛寵,況巴蜀賢知見機而作者哉。
2.出自《舊唐書·郭孝恪傳》世充日踧月迫,力盡計窮,懸首面縛,翹足可待。
3.出自《訄書·通法》故富者席余而日熾,貧者躡短而歲踧。
8.
通“蹙”。促使;迫使。
1.出自《晉書·李含傳》葬訖,含猶躊躇,司徒屢罰訪問,踧含攝職,而隨擊之,此為臺敕府符陷含於惡。
2.出自《晉書·杜弢傳》逼向義之夫以為叛逆之虜,踧思善之眾以極不赦之責,非不戰(zhàn)而屈人之算也。
9.
通“蹙”。皺縮;合攏。參見“踧眉”、“踧口”。
1.出自《后漢書·五行志一》婦女憂愁,踧眉啼泣。
2.出自《搜神記》兵馬將往收捕,婦女憂愁,踧眉啼哭。
3.出自《釋名·釋天》青徐言風,踧口開唇推氣言之,風,放也,氣放散也。
10.
通“蹙”。擠壓;壓榨。參見“踧笮”。
1.出自《聲無哀樂論》肌液肉汁,踧笮便出。
1.聽雞鳴而趨朝。借指擔任京官。
1.靜聽;細聽。
1.隔窗而聽。
2.猶聽房。
1.謂聽用有德之言。
1.聽候調(diào)派。
1.謂痛苦難受。
1.痛苦煩惱。
1.謂顧念其痛而撫慰之。
1.狠狠地毆打。
1.猶言痛心之至。
1.嚴厲責備。
1.痛癢相關(guān)的親屬。
1.疼愛親熱。
1.極大的恥辱。
1.形容痛恨到極點。
1.形容悲痛到極點。
1.見"痛煞煞"。
1.亦作"痛殺殺"。
2.形容悲痛之甚。
3.形容疼痛之甚。
1.悲痛傷心。
2.痛苦憂傷。
1.極端痛恨﹑厭惡。
1.悲痛貌。
1.嚴厲地制裁。
長篇小說。清代吳沃堯作。二十七回。寫南宋滅亡的歷史故事,歌頌文天祥等愛國志士的浩然正氣,鞭撻賈似道等奸臣的賣國求榮行為。作品借古鑒今,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傾向,為晚清講史小說的代表作。
1.悲痛辛酸。
1.盡情地交談。
1.悲傷嘆息。
1.盡情地﹐痛快地。
2.狠狠地。
1.非常干脆;直爽。
2.舒適爽快。
1.非常沉痛深切。
1.謂極其悵恨而惋惜。
1.盡情誣蔑﹐用很難聽的話毀謗。
①痛苦傷心眼看著孩子受苦,豈有不痛心的。②悲憤;痛恨最為痛心的是自己是非不分,助紂為虐。③舍不得;心疼眼看心愛的書籍都給老鼠咬壞了,真是痛心得很。
1.形容悲痛到極點。
1.猶痛心疾首。形容極其悲憤。
1.形容悲憤到極點。
1.傷痛透到骨頭里。形容悲憤之至。
2.形容痛苦的程度極深。
1.謂傷痛入于骨髓。形容極其傷心。
1.形容悲痛到極點。
1.亦作"痛咽咽"。
2.悲傷哀泣貌。
1.見"痛咽"。
①指疾苦不關(guān)心群眾痛癢。②指利害、要害痛癢相關(guān)|說幾句不關(guān)痛癢的話。
1.猶言利害相關(guān)。亦謂親愛之人彼此關(guān)心。
1.盡情地喝酒。
1.黃龍﹐府名。金國的都城﹐在今吉林省農(nóng)安縣。《宋史.岳飛傳》"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眾內(nèi)附。飛大喜,語其下曰'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說岳全傳》第七七回"痛飲黃龍雪舊恥,平吞鴨緑報新君。"意謂攻克敵京﹐置酒高會以祝捷◇泛指為打垮敵人而開懷暢飲。
1.猶痛入骨髓。
1.怨恨。
1.嚴厲責罵或責罰。
1.極端憎惡。
1.狠狠地杖擊。
1.嚴厲地懲處。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