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計劃;謀劃。計謀。打算。
2.
(Yóu)姓。
1.
謀略;計劃。
1.出自《書·盤庚上》各長于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猷。
2.出自《請復國子監生徒狀》今圣道大明,儒風復振,恐須革正,以贊鴻猷。
3.出自《確山縣修城記》上猷於心,下宣諸力。
4.出自《示兒女》詩科學重實踐,理論啟新猷。
2.
道,法則。
1.出自《書·周官》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
2.出自《詩·小雅·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
3.出自《法言·重黎》秦失其猷,罷侯置守。
4.出自《順宗實錄三》啟迪大猷,安固洪業。
3.
功業;功績。
1.出自《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圣化所綏,萬里草偃,方蕩平華夏,總一大猷。
2.出自《桃花扇·迎駕》新主中興,拜舞龍樓,將今日勞苦功酬,遷舊秩,壯新猷。
3.出自《長春集·〈游埃及雜吟〉之二》古意流風遠,新猷歲月長。
4.
順。參見“猶”。
1.出自《廣雅·釋詁一》猷,順也。
5.
蟲名。
1.出自《莊子·至樂》頤輅生乎食醯,黃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
6.
同“猶”。尚且。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德經》是以圣人猷難之,故冬(終)于無難。
2.出自《隸釋·漢國三老袁良碑》昔行父平仲,小國之卿,其儉猷稱。
7.
通“繇”。于。
1.出自《書·大誥》猷大誥爾多邦,越爾御事。
8.
通“攸”。
1.出自《書·盤庚中》汝分猷念以相從,各設中于乃心。
9.
姓。
1.出自《古今姓氏書辯證》衛有猷康。
10.
同“猶”。還;還是。表示某種情況在持續。
1.出自《書·秦誓》雖則云然,尚猷詢茲黃發,則罔所愆。
2.出自《漢書·李尋傳》﹝秦穆公﹞悔過自責,思惟黃發
11.
同“猶”。可。
1.出自《爾雅·釋言》猷,可也。
12.
同“猶”。似;同。
1.出自《爾雅·釋言》猷,若也。
13.
同“猶”。獸名。猴屬。亦指犬子。
1.出自《說文·犬部》猶,攫屬。從犬,酋聲。一曰: 隴西謂犬子為猷。
1.暗中構陷。
1.篡奪國家政權。
1.僭用帝王尊號。
1.淺紅。竊﹐通"淺"。
2.指淺紅色的花。
1.淺黃色。竊﹐通"淺"。
1.偷生;茍活。
1.嗜偷成癖;盜竊狂。
1.亦作"竊踞"。
2.用不正當手段占據。
1.見"竊據"。
1.猶言無功受祿。多用于自謙。
1.偷竊搶劫。
1.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名聲。
偷盜國家大權漢室傾頹,奸臣竊命。
1.偷眼窺視。
1.盜用;玩弄。
1.掙脫籠頭。
1.盜賊和乞丐。
1.暗中行動。
形容說話聲音輕細竊竊私語|竊竊而言。
1.私下小聲議論。
1.私下小聲說話。
1.偷竊;偷取。
2.謙詞。采用。
1.不正當的權力。
1.謂竊據帝王之位。
2.侵犯。
3.剽竊。
1.偷吃。
2.竊取俸祿。謂任官而無作為。常用作自謙之詞。
1.盜用權勢。
1.偷看。
1.占有他人妻室。
1.見"竊笑"。
1.侵犯騷擾﹐橫行無忌。
1.傳說西王母所居瑤池有桃樹﹐三千年一結實『武帝時﹐東方朔嘗三次偷食之。事見《漢武故事》◇以"竊桃"為凡人分享仙家福分的典故。
1.對漢東方朔的戲稱。
1.不正規的皇統。與"正統"相對。
1.竊據職位﹐空食俸祿。謂在位而無作為。
1.亦作"竊哾"。
2.暗笑;私下好笑。
1.私下談論。
1.傳說后羿得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其妻姮娥盜食之﹐成仙奔月。見《淮南子.覽冥訓》◇以"竊藥"喻求仙。
2.為死亡的婉詞。
1.比喻以不正當手段獲益。
1.私下議論;私自評論。
1.同"竊玉偷香"。
1.比喻男女私通。
樂器類別之一。以弦的振動發聲。分為撥弦樂器(如琵琶、吉他)、擦弦樂器(如二胡、小提琴)、擊弦樂器(如揚琴、鋼琴)三類。
1.指弓。
1.借指弦歌之聲。
2.指彈奏。
頂點在圓上,一邊和圓相交,另一邊與圓相切的角。弦切角等于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
1.謂彈琴。
1.弓和刀。泛指武器。
1.喻迅捷。
2.謂一去不回。
1.對彈奏弦樂器者的尊稱。
1.謂配樂唱詩。
2.猶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