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后車超越前車。超過;超出。
2.
動詞
散失。失傳。
3.
(Yì)姓。
4.
同“逸”。
1.
后車超前車。引申為超越。
1.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2.出自《漢書·揚雄傳》軼五帝之遐跡兮,躡三皇之高蹤。
3.出自《寄題聱偶?亭》詩挾書海上來,軒昂軼前輩。
4.出自《文學觀》傳舊者,吾國民之特性,而欲離古以為桀,軼圣以為高,吾言固不若是。
2.
突襲,突擊。
1.出自《左傳·隱公九年》鄭伯御之,患戎師,曰:“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
2.出自《新序·雜事四》莊王曰:“嘻!吾兩君之不相能也,百姓何罪!”乃退師以軼晉寇。
3.出自《舊唐書·狄仁杰傳》后漢則西羌侵軼漢中,東寇三輔。
3.
超絕。
1.出自《漢書·敘傳上》良樂軼能於相馭,烏獲抗力於千鈞。
4.
散失。
1.出自《管子·輕重丁》是故輕軼於賈谷制畜者,則物軼於四時之輔。
2.出自《史記·五帝本紀論》書缺有閑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
3.出自《日知錄·邶鄘衛》意者西周之時,故有邶鄘之詩,及幽王之亡而軼之,而大師之職猶不敢廢其名乎?
5.
通“逸”。安閑,逸樂。
1.出自《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法嚴政峻,諂諛者眾,日聞其美,意廣心軼。
2.出自《浙東三郡望幸圖記》嘗考周官底治,軼不忘勞。
6.
通“溢”。
1.出自《漢書·地理志上》道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軼為滎,東出於陶丘北。
7.
通“逸”。奔馳;逃跑。
1.出自《齊太祖高皇帝誄》鋒車北軼,爟火南盛。
2.出自《因論·訊氓》民弗堪命,是軼於他土。
3.出自《課業馀談·鳥獸蟲魚》風馬牛不相及,牝牡相誘曰風,言雖馬牛風軼而奔,亦不相及也。
1.消除煩悶。
1.雪花紛飛。語本《詩.小雅.信南山》﹕"雨雪雰雰。"
1.細雪。
2.白色粉末。
1.洗雪冤恨。
1.夾帶著雪的風。
1.積雪的山峰。
中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最南段界線。在湖南西部,資水和沅江間,東北西南走向。中段海拔高達1000米以上,主峰蘇寶頂海拔1934米。東坡陡,西坡緩。北段被資水穿切后,漸降為丘陵。
1.潔白的皮膚。
2.指白花。
3.指潔白的紙張。
1.洗刷恥辱﹐收復失地。
1.白色米糕。
2.一種冷飲。類似冰棍。
1.喻高潔的品格。
1.戰國時齊國的離宮名。故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
2.指明潔清雅的房屋。
1.鹡鸰的別名。
1.雪被其他光亮照射后反射出來的亮光。
2.光亮照射在白色器物上反射出來的亮光。
1.即銀桂。花黃白色。
1.唐代西北邊境地名。故址在前蘇聯境內﹐距伊塞克湖不到百里。
2.廣闊深厚的積雪。
3.比喻如海洋似的梅花。
4.白色海濤。
1.白鶴。
1.洗雪仇恨。
1."雪泥鴻爪"的略語。
1.同"雪泥鴻爪"。
1.亦作"雪華"。
2.空中飄下的雪﹐形狀像花﹐故名。
3.用雪雕塑成的花狀物。
4.某些白色物的代稱。(1)白色的花。唐高正臣《晦日置酒林亭》詩"柳翠含煙葉,梅芳帶雪花。"唐白居易《題州北路旁老柳樹》詩"雪花零碎逐年減,煙葉稀疏隨分新。"唐溫庭筠《杏花》詩"紅花初綻雪花繁,重迭高低滿小園。"(2)白色的鳥。宋司馬光《鷺鷥》詩"遙望孤飛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3)水花。宋范成大《初泛瀟湘》詩"六漿齊飛急下灘,碧琉璃上雪花翻。"宋方岳《觀魚》詩"湘竿擊水雪花飛,鸕鶿沒入春溪肥。"(4)米。宋范成大《田家留客行》"木臼新舂雪花白,急炊香飯來看客。"
5.名茶名。泡后﹐茶水表面有一層白色泡沫﹐故稱。 6.指白銀。 7.一種白面和油包沙糖的點心。
1.西域出產的一種雪亮的精鐵。
1.比試才藝。
2.考核才能。
1.考查,裁決。
1.騎兵部隊。
1.切磋棋藝。
1.謂將帥揮旗操演軍陣。
1.學校的成立紀念日。往往選取學校有重大意義事件的發生日為之。如北京大學確定五月四日為校慶日。
1.校勘詮釋。
1.馬官之長。
2.管理池沼的小吏。
1.即學舍。古代的學校。
2.多指學校房屋。
1.比試射技和武藝。
2.射獵。
1.校勘石刻文字。
1.核查實際情況;核實。
1.考評士子。
1.三國時魏﹑吳所置掌偵察刺探官民情事的官名。是皇帝或執政的耳目。吳也稱校官。
1.考較試驗。
2.考選;考試。
1.裝飾。
1.古代鄉里的公共教育場所。
1.校勘注釋。
1.即校刀手。
1.校勘書籍。
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員『有校書郎中,三國魏始置秘書校書郎,隋﹑唐等都設此官,屬秘書省。
3.唐胡曾《贈薛濤》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薛濤,蜀中能詩文的名妓,時稱女校書◇因以"女校書"為妓女的雅稱。亦省稱"校書"。
1.古代指國家校理藏書之所。
1.即薛濤箋。一種幅小而精美的紙張,用以題詠或書寫信函。唐人稱薛濤為女校書,故薛濤箋又稱校書箋。亦借指題詠或書信。
1.東漢時,征召學士至蘭臺或東觀宮中藏書處校勘典籍,其職為郎中者,稱校書鄌中(亦省稱校書郎);其職為郎者,則稱校書郎。三國魏始置校書郎官職,司校勘宮中所藏典籍諸事。唐以后歷代因之。明以后不置。
1.數計。
1.猶裝扮自己。
1.學校在校外聘請的輔導員。
1.衛士。
1.《晉書.阮籍傳》"籍聞步兵廚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步兵校尉。"后因以"校尉廚"代指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