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樣子;形狀。
2.
名詞
形體;實體。
3.
動詞
表現;顯露。
4.
動詞
對照,比較。
5.
名詞
(Xíng)姓。
1.
形象;面貌。
1.出自《書·說命上》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於天下。
2.出自《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
3.出自《鳳翔隴州節度使李公墓志銘》及幸還,錄功封武安郡王,號元從功臣,圖其形御閣。
4.出自《輟耕錄·盜有道》責令有司官兵,肖形掩捕。
5.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
2.
形體;身體。
1.出自《易·系辭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2.出自《韓非子·揚權》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
3.出自《岳陽樓記》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4.出自《與楊令若論大學補傳書》無形之物,必假有形之物以實之。
3.
形狀。
1.出自《晉書·苻堅載記下》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2.出自《文心雕龍·定勢》圓者規體,其勢也自轉;方者矩形,其勢也自安。
3.出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戴了一頂鴨舌帽,松大得遮去了他長方形臉的三分之一。
4.
參見“形貌”。情況;樣子。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2.出自《天雨花》同甘共苦多和順,哪有今朝這等形。
3.出自《譚九先生的工作》王老師,你們學堂里聽見消息沒有?——仗打得一個什么形了?
5.
趨勢;形勢。
1.出自《孫子·形》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2.出自《史記·蘇秦列傳》齊秦不合,天下無變,伐齊之形成矣。
3.出自《魏書·崔光傳》善惡興滅之形,用兵乘會之勢,亦足以垂之將來,昭明勸戒。
4.出自《智囊補·兵部·高仁厚》士有必死之氣,則敵有必敗之形矣。
6.
指戰爭中陣勢、布局。
1.出自《孫子·虛實》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
2.出自《淮南子·兵略》智見者,人為之謀;形見者,人為之功;眾見者,人為之伏;器見者,人為之備。
7.
前兆;朕兆。
1.出自《后漢書·黃瓊傳》擢賢於眾愚之中,畫功於無形之世。
2.出自《故禮部尚書黃公墓志銘》兵甚致災,殍余生盜,皆不安易動之形也。
8.
形成;產生。
1.出自《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2.出自《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強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
3.出自《淮南子·原道》故音者,宮立而五音形矣;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
4.出自《中國歌謠·歌謠的起源與發展》若對于這個韻腳,中心并不感到親切有味,則對于此歌本身便形隔膜而減少了流傳的能力。
9.
流露;顯示。
1.出自《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
2.出自《漢書·韋玄成傳》茅土之繼,在我俊兄。惟我俊兄,是讓是形。
3.出自《〈考經〉序》雖無德教加於百姓,庶幾廣愛形於四海。
4.出自《警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女聞其死,哀痛彌極,但不敢形諸顏頰。
5.出自《談散文》凡心有所感,就可形之于文。
10.
形容;修飾。
1.出自《文心雕龍·夸飾》又子云《羽獵》,鞭宓妃以餉屈原;張衡《羽獵》,困玄冥於朔野。孌彼洛神,既非罔兩;惟此水師,亦非魑魅:而虛用濫形,不其疏乎!
11.
比較;對照。
1.出自《老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2.出自《〈續畫品〉序》故前后相形,優劣舛錯。
3.出自《上神宗皇帝書》利害相形,不得不察。
4.出自《野獲編·禮部一·吳仙居奪謚》但以楊形吳,見其褒貶恰當,可謂良工心苦矣。
12.
通“刑”。刑罰。
1.出自《荀子·成相》眾人貳之,讒夫棄之,形是詰。
2.出自《貞符》人以有年,簡於厥形,不殘而懲,是謂嚴威。
13.
通“鉶”。瓦制食器,用以盛羹。
1.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飯土塯,啜土形。
1.美酒。
1.泉名。在安徽省和縣北四十里,水有香氣,因名‖有某種礦物質,能治疥癬等皮膚病。故又名平痾泉。南社詩人葉玉森有《香泉口占四絕句》詠其事。相傳梁昭明太子嘗浴于此﹐俗又稱為太子泉。
1.香草名。
1.香荃草纖維織成的布。
1.華麗的絲絨。
1.香薷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香薷》。
1.香薷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香薷》。
1.方言。指狗肉。如香肉火鍋。
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味。莖方形,紫色。葉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夏季開淡藍色花。小堅果長圓形。產于中國東北、東南和西南等地。是蜜源植物。莖、葉可提取芳香油。全草入藥,有解熱、利尿作用。
1.補藥名。
1.芳香的乳汁。
2.指形成石鐘乳的碳酸鈣的水溶液。
1.亦作"香蘥"。
2.花蕊。
3.借指美貌女子的面容。
1.美女的腮頰。
1.芳香和顏色。
2.茶褐色。
1.佛寺的別名。
1.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根塊叫香附子﹐供藥用。
1.唐代詩人白居易晩年的別號。
1.即香火社。因香山居士(唐詩人白居易別號)曾參與,故名。
1.寺名。(1)在河南省洛陽市西南龍門山上,后魏時建。(2)北京市西郊香山上,古有香山寺。參見"香山"。
1.以香木制成的扇子。
1.果名。芒果的最上品。
1.村社的美稱。
1.指麝香一類化妝品的香氣。
1.形容香氣散溢。
1.買賣香的市場。
2.指寺廟進香季節所設買賣香物﹑雜物等的集市。
1.佛教語。本為佛祖釋迦牟尼的居室,后泛指佛堂經殿等燒香拜佛之所。
1.指粽子。
1.指京畿省臺之類的官署。
1.香鼬。以分泌液有香氣而得名。
1.泛指芳香的樹。
2.栴檀樹。
美容化妝品。能散發濃郁、持久、悅人的香氣。可增加使用者的美感和吸引力。為香精的濃酒精溶液,一般香精含量10%~30%,其余為酒精。調配香精的香料為天然香花凈油和天然動物香料。溶劑為純酒精。
1.蘭草。
1.梨的一種,成熟時果皮呈黃綠色,果肉稍有澀味。
1.水溪名。
1.指柳條。
2.指美人的頭發。
1.芳香酥軟。
1.借指焚香的煙凝聚未散之狀。
1.燒香之臺。佛殿的別稱。
1.禮拜神佛的臺。
1.檀木芬香,因名。
2.化妝品,用以描畫口唇等。
3.樂器名。檀木制作的拍板。
1.指燃燒成炭狀的香料。
1.調有香料的熱水。
1.佛教﹑道教或其他會門念經供奉神佛的地方。亦指一些會道門招收徒眾的活動場所。
1.指仙鏡的桃樹。
1.比喻女子的堅貞風骨。
1.又香又甜。
2.形容睡得踏實﹑舒服。
1.內置香爐的結彩小亭。可抬,舊時賽會﹑出殯用之。
1.寺廟里的侍童。
1.即香袋。
1.帳中燒香器。
2.放置文書字畫容器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