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跟“舊”“老”相反。①初次出現的;剛體驗到的。②剛制作生產出來的;沒用過的。③使變成和以往不同的。
2.
動詞
革除舊的、換上新的;使變成新的。
3.
名詞
指新的人或事物。
4.
副詞
副詞,新近。
5.
形容詞
剛結婚的。
6.
名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簡稱。
7.
名詞
(Xīn)王莽建立的國號(公元9—23)。
8.
名詞
(Xīn)姓。
1.
伐木。
1.出自《說文·斤部》新,取木也。
2.出自《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且彼亦知“新”之為義乎?衣之始裁為之“初”,木之始伐謂之“新”。
2.
初次出現的。與“舊”相對。
1.出自《詩·豳風·東山》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2.出自《小重山》詞新榜上,名姓徹丹墀。
3.出自《張來興》水庫里養的魚很多,已經給這素不吃魚的山莊,形成吃魚的新習慣。
3.
沒有用過的。跟“舊”相對。
1.出自《古艷歌》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2.出自《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小船行釣鯉,新盤待摘荷。
3.出自《龍須溝》趙老穿著新衣,胸前佩紅綢條,昂然地進來。
4.
更新;使之新。
1.出自《書·胤征》舊染污俗,咸與惟新。
2.出自《春秋繁露·王道》筑三臺,新延廄。
3.出自《刻唐祖先生墓志於賀監祠堂序》嘆其真堂卑陋以甚,乃命工度材而新之。
4.出自《二月下浣軍次遂安城北》詩韃穢腥聞北斗昏,誰新天地轉乾坤?
5.
性質上改變得更好、更進步的。跟“舊”相對。
1.出自《與鳳翔邢尚書書》赫赫乎,洸洸乎,功業逐日以新,名聲隨風而流。
2.出自《吶喊·一件小事》獨有這一件小事,卻總是浮在我眼前,有時反更分明,教我慚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
3.出自《〈家〉法譯本序》他們拿今天的生活同舊社會相比較,他們會更加熱愛新社會,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
6.
指新的人或新的事物等。
1.出自《左傳·昭公十四年》禮新,敘舊,祿勛,合親。
2.出自《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3.出自《送窮文》攜朋挈儔,去故就新。
4.出自《秋燈叢話·忠勇祠聯》不特推陳出新,饒有別致。
5.出自《藝海拾貝·南國盆景》公園里幾乎年年都有盆景展覽會,展覽品每次都有好幾百盆,而且,花樣翻新,越來越巧。
7.
新潔;新鮮;清新。
1.出自《禮記·郊特牲》明水涚齊,貴新也。
2.出自《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裛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3.出自《論詩》詩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4.出自《關于金達萊的傳說》花葉已經干枯,但顏色還是很新。
8.
開始。如稱歲首曰“新年”,稱初現的月為“新月”。
9.
結婚或結婚不久的。參見“新人”、“新娘”、“新婿”、“新姑爺”。
1.出自《儒林外史》就如女兒嫁人的,嫁時稱為“新娘”。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吃到半席時,忽然間鼓樂喧天的新娘娶回來了。
3.出自《滅亡》他曾幾次想扶病動身,免得看見她做新娘。
4.出自《全唐詩話·不知名》長安木塔院,有進士房魯題名處,有人題詩曰:“姚家新婿是房郎,未解芳顏意欲狂。”
5.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到了第三天,是照例回門,新婿新人,先后同去;行禮已完,新婿也照例先回。
6.出自《花城》這時,一個騎在墻頭上的小孩子指著二禿子喊了起來:“新姑爺!新姑爺!小分頭,二兩油,找對象,不犯愁。”
7.出自《玉鏡臺》請新人出廳行禮。
10.
副詞。新近,剛剛。
1.出自《韓非子·說林上》魯季孫新弒其君,吳起仕焉。
2.出自《后漢書·荀彧傳》操以紹新破,未能為患,但欲留兵衛之,自欲南征劉表。
3.出自《初入峽》詩峽江初過三游洞,天氣新調二月風。
4.出自《困獸記》宴會的地點是鎮外一家新開張的茶社。
11.
通“辛”。參見“新夷”。
1.出自《楚辭·東方朔〈七諫·自悲〉》雜橘柚以為囿兮,列新夷與椒楨。
2.出自《文選·宋玉〈風賦〉》?新夷,被夷楊。
12.
通“薪”。柴薪。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順道》百姓斬木艾新而各取富焉。
13.
通“親”。
1.出自《書·金縢》惟朕小子其新逆。
14.
朝代名。王莽初封新都侯,后篡漢稱帝,建國號曰新。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上》(王莽)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
15.
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簡稱。
16.
姓。
1.出自《廣韻·真韻》新,姓。
1.驛遞。
1.驛馬。
1.即驛騎。
1.驛傳書信。
1.驛站。
1.巫婆。
1.古代記時的竹牌。鑰,書寫用的竹牌。
2.指時光。
1.過年時吃的一種面食。
1.謂不停地運行的歲月。
2.謂歲月不停地運行。
3.年壽和氣運。
1.指自然災害。
1.年歲。
1.方言。長工。
1.猶年伯。
1.全年支出。
1.亦作"年侄"。
2.明清科舉中式者對同年之子的稱謂。
1.指舊俗過年所用的黃錢﹑掛錢﹑神馬等紙做之物。
1.年齡與爵秩。
1.即中年,壯年。
2.謂一年之內。
1.一年的末了。
1.《周禮》太祝所掌六祝之一。
1.古時男子年滿三十謂之壯◇以"年壯"泛指壯年。
1.年齡與狀貌。
1.任職年限及資歷。
1.每年的租稅。
1.年高;年長。
2.長輩。
1.方言。雇工。
1.人的壽命。
2.指立國的年數。
1.見"鲇溜"。
1.亦作"鲇出溜"。
2.比喻像鲇魚一樣又粘又滑地很快溜走。
1.魚綱,鲇科。身體表面多黏液,無鱗,背部蒼黑色,腹部白色;體長,前端平扁,后部側扁,頭扁口闊﹐上下頜有四根須,尾圓而短,不分叉﹐背鰭小,臀鰭與尾鰭相連。生活在河湖池沼等處,白晝潛伏水底泥中,夜晩出來活動,吃小魚﹑貝類﹑蛙等。
1.同"鲇魚上竹竿"。
1.同"鲇魚上竹竿"。
1.同"鲇魚上竹竿"。
1.猶言鲇魚上竹竿。比喻上升艱難。
1.即糌粑。
1.粘滯不爽﹑迷迷糊糊的樣子。
1.黏著在木膠上。
液體濃度高,有黏性,不易流動黏稠的漿糊|黏稠的松脂|黏稠的大米粥。
1.液體或半流體流動難易的程度。流動越難的物質﹐其粘度越大,如膠水﹑漿糊等都是粘度較大的物質。
1.食品名。黍米和糖制成的糕。
又稱膠黏劑”,俗稱膠”。具有良好黏合能力的物質。分無機物質與有機物質兩類。無機物質有水玻璃等。有機物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有來自各種動植物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許多合成樹膠,如糊精、橡膠、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可黏合金屬、玻璃、木材等材料。廣泛應用于工業、交通、建筑等部門及日常生活中。
1.又黏又滑。
1.指魚落網中。
1.黏著之狀。
人造纖維主要品種之一。以木材、棉籽絨、甘蔗渣和植物b1798訓忍烊幌宋素為原料,經化學方法加工制成。分普通長絲、短纖維和強力絲三種。吸濕性好,易染色,抗靜電,適于紡織加工,其織物穿著舒適。
1.謂以粘性糊狀物將物體連接在一起。
1.介于動物和植物之間的微生物。形態各異,無葉綠素,多為腐生,少為寄生﹐是研究生物化學﹑遺傳學等的重要材料。
1.形容高聳入云,仿佛與天相連。
1.猶黏住。
1.有黏性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