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柴火。
2.
名詞
薪水。
3.
名詞
姓。
1.
柴火。
1.出自《詩·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2.出自《自祭文》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
3.出自《讀〈孟子〉一》《孟子》七篇未嘗一言及之者,蓋不敢導其波之竇,而投其焰之薪也。
4.出自《高漸離》白渠水,何清粼,秋風吹槐槐葉落,又何人,掃為薪?
2.
取為柴火。
1.出自《詩·大雅·棫樸》芃芃棫樸,薪之槱之。
2.出自《任光祿竹溪記》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其為園亦必購求海外奇花石。
3.
打柴;砍伐。
1.出自《重修北岳廟記》薪于是,畋于是,安知其所以為神哉?
2.出自《默觚下·治篇十四》善賦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葉而培其本根。
4.
薪金;工資。
1.出自《茶香室叢鈔·薪俸》國初官員有給薪之例,故至今薪俸之名猶在人口。
2.出自《一個小人物的憤怒》局里規定每月十六日和三十日發兩次薪。
1.良策。
1.良晤。
1.古代太子姬妾的稱號,位在妃下。
1.舊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
1.賢良而篤實。
1.良好的法制﹑法規。
2.指好的措施﹑方法。
1.療效好的藥方。
1.美男子。
1.賢良的輔弼;好的助手。
1.堅實的莖干。
2.見"良干"。
1.猶良田。土質肥沃的田地。
1.古代泛稱技藝高超的人。
1.見"良工心苦"。
1.指技藝高明的人費盡心血地構思經營。語本唐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已知仙客意相親,更覺良工心獨苦。"
2.泛指用心良苦。
1.好弓;強弓。
2.指擅長制弓的人。
1.謂繼承父祖的優良傳統和事業。語出《禮記.學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1.古代指絲織品。
1.賢能的輔佐。
1.有益的規諫。
2.好的規范﹑準則。
1.最可貴。《孟子.告子上》"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焦循正義"良貴猶云最貴,非良貴猶云非最貴也。"一說為本然具有的美德。朱熹集注"良者,本然之善也。"
1.猶強國。
1.賢良的輔佐。
令人滿意;好手術經過~ㄧ養成講衛生的~習慣。
1.美好的聚會。
2.良機。
1.指珍貴的財寶。
1.良辰吉日。
1.善策,妙計。
2.善謀。
1.駿馬,良馬。
指清白人家~婦女 ㄧ~子弟。
1.舊指出身良家的子女。
1.善于經營的商人。
1.善價;高價。
1.良民和賤民。
1.能征善戰的將領。
1.手藝精巧的工匠。
2.泛指在某方面技藝精湛的人。
1.美好的節日﹑節令。
1.指優質的金屬。
2.精良的兵器。
1.比喻人的文章或才德之美。
1.善良謹愿。
1.良會,歡聚。
1.賢良而才智杰出的人。
1.駿馬;良馬。
1.精良和粗劣。
1.精良與粗劣。
1.春秋時晉王良和秦伯樂的并稱。王良善御馬,伯樂善相馬。
1.賢能的官吏。
1.駿馬。
1.好媒人。
1.良民。
①舊時指一般的平民(區別于‘賤民’)。②舊時指安分守己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