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露在外面容易看出來;明顯。
2.
動詞
表現;露出。
3.
形容詞
有名聲、地位、權勢的。
4.
形容詞
突出;觸目;惹人注目。
5.
名詞
〈敬〉稱自己的先人。
6.
名詞
(Xiǎn)姓。
1.
明;光明。
1.出自《書·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
2.出自《詩·大雅·抑》無曰不顯,莫予云覯。
2.
顯露;公開。參見“顯然”。
1.出自《北史·獨孤信傳》以其名望素重,不欲顯其罪過,逼令自盡於家。
2.出自《新唐書·卓行傳·陽城》城顯語曰:“延齡為相,吾當取白麻壞之,哭於廷?!?/p>
3.出自《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四年》袁紹遣人招張繡,并與賈詡書結好。繡欲許之,詡於繡坐上顯謂紹使。
3.
明顯;顯著。
1.出自《詩·周頌·維天之命》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2.出自《逸周書·常訓》哀樂不時,四征不顯,六極不服,八政不順。
3.出自《文心雕龍·正緯》夫神道闡幽,天命微顯。
4.
顯揚。參見“顯比”。
1.出自《孟子·公孫丑上》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
2.出自《漢書·儒林傳·張山拊》臣聞圣王尊師傅,褒賢俊,顯有功,生則致其爵祿,死則異其禮謚。
3.出自《本朝政要策·三司》天子嘗召見其吏李浦等,問利害之理。浦等言七十余事,多見聽納……而浦遂試用顯於世焉。
5.
高貴;顯赫。
1.出自《孟子·離婁下》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
2.出自《論衡·自紀》世能知善,雖賤猶顯。
3.出自《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吩?/span>爾祖未顯時,歸為尚書婦。
6.
表現;顯示。
1.出自《詩·周頌·敬之》敬之敬之,天維顯思。
2.出自《宋書·黃回傳》氛沴克霽,狡謀方顯。
3.出自《水滸傳》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
4.出自《莎菲女士的日記·一月十八》天光這時也慢慢顯出了魚肚白。
7.
表面;外面。
1.出自《荀子·天論》外內異表,隱顯有常。
2.出自《韓非子·說難》所說陰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
8.
舊時子孫尊美先人之稱。參見“顯考”、“顯妣”。
1.出自《書·康誥》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
2.出自《文選·曹植〈王仲宣誄〉》伊君顯考,弈葉佐時。
3.出自《思親為潘文則作》詩穆穆顯妣,德音徽止。
9.
更代;子孫相繼。
1.出自《書·康誥》于弟弗念天顯,乃弗克恭厥兄。
2.出自《三與黃侃書》《釋詁》:“顯,代也。”因念《周頌》言:“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薄洞笱拧费裕骸胺仓苤浚伙@亦世。”“顯”并訓代……有代之者,有嗣之者,故得無射,有代之者,故得奕世也。
1.互相接納。
2.相繼,交替。
1.互相授受。
2.相傳授。
1.談相術的書。
2.四川口技。以四川方言在幃幔中表演。
1.謂詳加審辨。孰,詳審。
2.亦作"相熟"?;ハ嗾J識;彼此熟悉。
1.見"相孰"。
1.舊稱觀察人或地的形貌以預言吉兇的一種方術。
1.層層影響成為風氣。帥,同"率"。
1.謂互不相容。
1.亦作"相悅"。
2.彼此和睦﹑親愛。
1.互相偵察。司,通"伺"。
1.指男女相思所引起的煩惱﹑郁悶,以至憔悴﹑瘦損等現象。
1.植物名。
2.煙草的別名。
1.木名。
1.古樂府曲名。
1.相傳為戰國宋康王的舍人韓憑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據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載,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康王奪之,并囚憑。憑自殺,何投臺而死,遺書愿以尸骨賜憑合葬。王怒,弗聽,使里人埋之,兩墳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體相就,根交于下,枝錯于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常棲樹上,交頸悲鳴。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因以象征忠貞不渝的愛情。
1.見"相思債"。
1.比喻男女相思情深如負孽債。
1.紅豆的別名。
1.謂以死相救。
1.相類;相像。
如果兩個圖形f1與f2的點一一對應,它們的對應線段a1b1和a2b2之比是一個正的常數,即a1b1a2b2=k(k為正常數),那么稱這兩個圖形為相似圖形。k稱為相似系數或相似比。
指物質容易溶解在與其結構相似的溶劑中的規則。如碘、油脂等非極性物質,易溶于四氯化碳、苯等非極性溶劑中,而難溶于強極性的水中;氯化鈉、氨等強極性物質易溶于強極性的水中,而難溶于非極性溶劑中。為經驗規則,但可運用于推測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能力。
1.見"相隨"。
1.亦作"相隋"。謂互相依存。
2.伴隨;跟隨。
1.相州(今河北省臨漳縣)的別名。州有銅雀臺,故名。
1.容貌體態。
1.拿取物品。
2.看望;探問。
1.見"相提而論"。
1.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來談。
1.宰相的風度。
1.看身體剪裁衣服。比喻根據實際情況處理事情。
1.助成自然之道。
1.亦作"相周"。
2.相互救濟。
1.相等;均等。
1.謂相繼挺而走險。
1.彼此溝通;連通。
2.互相通融。
1.彼此無差異。
1.彼此合得來。
2.投靠;投奔。
3.求托。
1.相互圖謀。
1.互相推移。
2.彼此推背而行。極言擁擠。
3.互相推讓。
1.猶見外,當外人看待。
1.相差萬倍。極言相差之大。
1.互稱王。
1.彼此忘卻。
1.《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后因以"相忘鱗"比喻優游自得者。
1.謂彼此不拘形跡,無所顧忌。
1.互相看見。形容接連不斷。極言其多。
2.對峙;相向。
3.相去,相距。
1.互相利用。
2.相互代替。
3.相助;相護。
1.謂內外互相配合,共為一體。
1.見"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