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崾”字條“崾崄”。
1.
亦作“??”。同“險”。
2.
嚴厲。
1.出自《新唐書·酷吏傳序》至載初,右臺御史周矩諫后曰:“兇人告訐,遂以為常,推劾之吏,以險責痛詆為功。”
3.
乖僻;怪僻。
1.出自《皇孫生上疏》小人愚險,共相扇惑。
2.出自《張文定公墓志銘》士方以游詞險語為高。
4.
險些;幾乎。
1.出自《岳陽樓》量湖光,不大似半畝芳塘,你??做了長亭系馬樁。
2.出自《青衫淚》淚似杷推,??添滿潯陽半江水。
5.
險要;險阻;危險。
1.出自《逸周書·武稱》岠崄伐夷,并小奪亂。
2.出自《后漢書·馬援傳》從壺頭則路近而水崄,從充則涂夷而運遠。
3.出自《百喻經·索無物喻》見有一人將胡麻車在崄路中不能得前。
4.出自《續墨客揮犀·崔球晝夢至家》夢魂不怕崄,飛過大江西。
6.
陰險;奸邪。參見“嶮薄”、“嶮縱”。
1.出自《晉書·姚泓載記》姚懿崄薄,惑於信受。
2.出自《論呂惠卿》若其私行崄薄,非人所為。閭閻下賤,有不食其余者。
3.出自《南史·宋武帝紀論》少帝體易染之質,稟可下之姿,外物莫犯其心,所欲必從其志,崄縱非學而能,危亡不期而集,甚至顛沛,非不幸也。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