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抬起腿用腳撞擊。
2.
動詞
比喻突然辭退或驅除。
1.
用腳擊物。
1.出自《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河宗躍踢,海介夔跜。
2.出自《夷堅支志甲·方禹冤》禹度力不能敵,卑辭請命,楊弗顧,曳之于地,恣行箠踢,傷已甚。
3.出自《燕青博魚》一腳踢翻燭臺,延燒了官房。
4.出自《一個人的獨白》你發病的當天早晨,我還和平時一樣,用腳踢著你催你起床的。
2.
漢字筆劃之一。通稱挑。由左斜上。
1.出自《戒庵老人漫筆·校〈蘭亭〉點劃》“永”字第七筆不連,“和”字撇不踢,“年”字點不帶。
2.出自《堅瓠九集·門字無勾》《馬氏日抄》,門字兩戶相向,本無勾踢。
3.出自《履園叢話·書學·隸書》同是一種戈法,一種面貌,既不通《說文》,則別體雜出,而有意圭角,擅用挑踢,與漢人迥殊。
3.
剔除;排除。
1.出自《二心集·關于翻譯的通信》有一部分,則因為到底“不順”而被淘汰,被踢開。
2.出自《續孽海花》不料,之柯自以為學問是了不得了,就想把老人家踢開。
4.
通“惕”。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上》河靈矍踢,爪華蹈衰。
1.爭為強者,喜歡取勝。
1.猶爭強,爭勝。
1.競相追求。
2.爭取。
1.競相驅馳。
力求得到或做到;想要什么都得努力去爭取|爭取超額完成指標。
1.謂巡夜搜捕。
1.爭奪權力﹑權益。
1.爭奪權力和利益。
1.見"爭權奪利"。
1.爭吵;叫嚷。
1.猶怎忍。
1.怎么比得上。
2.猶怎奈。
3.猶不如。
1.爭奪桑樹。《史記.吳太伯世家》"初﹐楚邊邑卑梁氏之處女與吳邊邑之女爭桑﹐二女家怒相滅﹐兩國邊邑長聞之﹐怒而相攻﹐滅吳之邊邑。吳王怒﹐故遂伐楚﹐取兩都而去。"后用為邊境不寧的典實。
2.泛指相爭,不禮讓。
1.爭執交涉。
1.競爭勝負。
1.爭奪和防備。
1.指觀點不同的解說。
2.猶爭吵。
1.爭抵死罪。
2.臨死掙扎。
1.怎似。
1.因爭論而訴訟。
1.猶爭訟。
1.猶言爭先。
1.見"爭途"。
1.亦作"爭涂"。
2.搶占道路。亦喻爭奪地位。
1.急流。
1.爭相追逐;爭相驅馳。
1.爭坐位。表示彼此融洽無間,不拘禮節。
1.猶搶前。
2.圍棋術語。搶先手。
1.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1.亦作"爭閑氣"。
2.指無謂的爭吵。
1.猶怎奈。向,語助詞。
1.爭競,計較。
1.差一點;幾乎。
1.差點兒;險些兒。
1.爭奪之心;爭斗之心。
1.爭強;爭勝。
1.過于懸殊。
1.競相逞美。
1.爭辯;爭吵。
1.競呈美艷。
1.謂發憤向上,有所作為,給親朋或自己增添光彩。
猶爭論”這個提法引起了爭議。
1.援引事例以諫諍。爭,通"諍"。
1.謂波濤回旋激蕩。
1.能直言規勸的朋友。爭,通"諍"。
1.爭辯。
1.猶爭辯。
1.戰斗;戰爭。
1.爭競,夸張。
1.爭奪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