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原指喜愛錢財,后多指利用職務之便非法將財物占為己有。
2.
動詞
貪圖,求多,不知足。
3.
動詞
片面追求;貪圖。
4.
形容詞
貪婪;貪心。
1.
愛財。參見“貪人”。
1.出自《說文·貝部》貪,欲物也。
2.出自《新昌里》詩近貧日益廉,近富日益貪。以此當自警,慎勿信邪讒。
2.
納贓受賄;貪污。參見“貪枉”。
1.出自《宋史·度宗紀》〔咸淳二年〕十二月丁丑,申嚴戢貪之令。
2.出自《見只編》錢懋谷先生嘗言吳南溪方伯生平潔介,嫉貪如讎。
3.
求無滿足。
1.出自《呂氏春秋·慎大》桀為無道,暴戾頑貪。
2.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
4.
貪圖;片面追求。
1.出自《左傳·成公二年》今納夏姬,貪其色也。
2.出自《夜半舟發丹陽》詩舟子貪風順,開帆半夜行。
3.出自《讓革命的紅旗世代相傳》腦子里裝的東西不對頭,革命意志就可能衰退,就會貪安逸,圖享受。
5.
欲;希望。
1.出自《詩·大雅·桑柔》民之貪亂,寧為荼毒。
2.出自《姜楚公畫角鷹歌》觀者貪愁掣臂飛,畫師不是無心學。
6.
通“探”。??;探求。參見“貪禍”、“貪情”。
1.出自《釋名·釋言語》貪,探也,探入他分也。
1.如鱗片一樣重疊密集。
1.形容眾多附集。
1.謂依次序建造,排列如魚鱗。
1.鱗片所折射的鮮艷光彩。
1.指魚鳥。
1.代稱魚和鳥。指鯤鵬。
1.魚雁。指書信。
2.指信使。
1.指書信。
1.猶群集。
1.謂如魚鳥成群而至。
1.依次連接。
1.猶鱗次。
像層層魚鱗,多形容云彩、水波或屋瓦鱗鱗夕云|水鱗鱗兮石峨峨|萬瓦鱗鱗。
1.魚鱗般地排列。
1.鱗族。
1.魚類和爬行動物體表的透明角質小片,排列如覆瓦狀。
2.覆蓋在昆蟲翅膀或軀體上的亮質小片,帶有顏色,或能折光,因而使昆蟲具有鮮艷的光彩。
3.覆蓋在芽的外面像魚鱗的薄片,主要作用是保護嫩芽。春季植物發芽時,鱗片即脫落。
1.魚的鱗片和鰭。
1.代稱龍。
1.形容傷痕如魚鱗一樣多。
1.古代貴族喪葬時給死者穿戴的玉衣。用玉片串綴而成,施于死者之體如魚鱗狀,故名。
1.指書信。
1.鱗片狀的苔痕。
1.古代神話傳說中行水神騎乘的龍。
1.鱗片狀的紋路。
1.高峻貌。
1.猶鱗次。
1.代稱龍鳳。喻權貴。
2.翅膀。
3.魚雁。指書信。
1.游魚。借指書信。
1.鱗與羽。
2.代稱魚和鳥。
3.代稱魚和雁。借指書信。
4.比喻行跡。
1.凌雜。
1.猶鱗集。
1.泛指鱗介類水生動物。
1.見"鱗萃"。
1.魚類和爬行類等有鱗動物的總名。
1.指駿馬。
1.即麟角。喻珍奇稀罕的事物。
1.駿馬名。
1.麟臺。
1.麒麟和騶虞。
1.孔子作《春秋》,絕筆于獲麟,故稱史官之筆為"麟筆"。
1.麟躍龍舞。
1.即麟德殿。
1.唐代宮殿名。
1.唐高宗麟德二年頒行的歷書。
1.麒麟出現過的郊野。
1."麒麟殿"的省稱。
1.皇室宗族的譜牒。
1."麒麟兒"的省稱。
1.麒麟和鳳凰。
2.比喻才智出眾的人。
1.繡有麒麟的官服。明洪武二十四年規定﹐公﹑侯﹑駙馬等﹐可穿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