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舊式織布機上牽引緯線(橫線),使與經線交織的工具,多用硬質木料制成,中間粗,兩頭尖,形狀像棗核。也叫梭子。
1.
量詞。織布梭往復的次數。
1.出自《織錦曲》一梭聲盡重一梭,玉腕不停羅袖卷。
2.
織布機中牽引緯線的織具,形如棗核。
1.出自《夜吟》落筆思成虎,懸梭待化龍。
2.出自《風流子》詞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
3.
穿梭。比喻往來頻繁,運行快速。
1.出自《代堂上歌行》暉暉朱顏酡,紛紛織女梭。
2.出自《減字木蘭花·送趙令》詞歲月如梭,白首相看擬奈何。
3.出自《封神演義》不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4.
量詞。用于子彈。參見“梭子”。
1.出自《用生命建設祖國的人們》敵人左一梭子機關炮彈,右一梭子機關炮彈,打得火車前后左右爆起一溜一溜的火光。
5.
泛指某些短促的動作。指悠蕩。
1.出自梨園戲《陳三五娘·睇燈》人人吹唱人人歡,高打秋千好快樂。梭啰梭,梭著李婆!
6.
泛指某些短促的動作。指滑動。
1.出自《記賀龍》等它站穩腳了,才慢慢梭下來,這樣馬不吃虧,人也不吃虧。
2.出自《春潮急》聽一聽,身旁的人仍打著細微的鼾聲,然后悄悄梭下床,穿好鞋,踮著腳尖摸出睡房。
7.
泛指某些短促的動作。指用眼一掃。
1.出自《山鄉巨變》“我心上的人是哪一個呀?”符賤庚偷偷地梭張桂貞一眼,故意這樣問。
8.
見“梭梭”。往復如梭。形容頻繁。
1.出自《新水令》套曲眼皮兒不住了梭梭跳,料應他作念著。
2.出自《陳州糶米》兩眼梭梭跳,必定悔氣到。
1.猶哈腰。彎腰。
1.猶呵道。
1.吆喝簇擁。
2.衛護,保護。
1.護衛;保衛。
1.眾聲呼叫。
呵斥。
1.遼俗謂解裝前所行袪除不祥的飲禮。
1.解下印璽。指退讓帝位。
1.祓除不祥的祭祀。古代多于三月上巳臨水舉行。
1.方言。懂得。
1.佛教語。謂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滿而散去。
1.解夏之日,諸僧取生茆擬作釋迦成道時之吉祥草,坐于其上而行解夏之法,然后以之分贈施主,以示分福之意。
1.運送銀糧。
1.理解通曉。
1.見"解攜"。
1.止息,休息。
1.解除刑具。指被釋放。
1.祭祀禳解。
2.寬恕。
1.滌蕩心靈。
2.心領神會。
1.舊時術數家指能化兇為吉的星。
1.脫身。
2.分解形體。
3.道教語。猶尸解。
4.猶解脫。
1.解除昏迷狀態,使之清醒。
1.停止,停息。
1.謂解除所掌鹽官員的職務。
1.懂得須要學習。
2.停學。
1.猶解詁。
高興地笑為之解顏|解顏一笑。
1.駐馬。
2.指放馬。
1.方劑名。誤服藥物后以此消解。
1.消暑。
1.脫衣。
2.見"解衣推食"。
1.脫衣箕坐。指神閑意定,不拘形跡◇亦指行為隨便,不受拘束。
1.同"解衣般礴"。
1.比喻不解決問題,只招致危險。
1.見"解衣包火"。
1.同"解衣般礴"。
1.同"解衣般礴"。
1.慷慨贈人衣食。謂施惠于人。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1.亦作"解?"。亦作"解翳"。
2.解開裝弓弩矢的器具。謂檢查其弓箭。
①消除疑慮 經他一說,我才解了疑。②解釋疑難詞典可以為讀者釋難~。
1.休止。
1.解釋詞義或文義。
1.解除勞役。
1.脫去內衣。指裸體。
1.理解意思。
1.見"解醫"。
1.見"解印綬"。
1.解下印綬。謂辭免官職。
排解心中的憂愁排難~。
1.宋元時官吏調任時的證明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