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由大變小,由長變短,由多變少。
2.
動詞
沒伸開或伸開了又收回去;不伸出。
3.
動詞
后退。
4.
動詞
減少;節(jié)省。
1.
亦作“摍”。
2.
退。
1.出自《國語·越語下》贏縮轉化,后將悔之。
2.出自《漢書·天文志》超舍而前為贏,退舍為縮。
3.出自《三川觀水漲二十韻》普天無川梁,欲濟愿水縮。
4.出自《黎明的河邊》沙丘上一陣混亂,匪徒們都兔子似的縮到沙丘后面去了。
3.
縱;直。參見“縮俎”。一說,縮讀為“蹙”。蹙,近。
1.出自《禮記·檀弓上》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2.出自《孟子·公孫丑上》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
3.出自《儀禮·鄉(xiāng)飲酒禮》磬階間縮霤北面鼓之。
4.
取。
1.出自《國語·楚語上》若於目觀則美,縮於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為。
2.出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五》武安君北面再拜賜死,縮劍將自誅。
3.出自《周長史昉畫毗沙門天王歌》降魔大戟縮在手,倚天長劍橫諸紳。
5.
濾酒去渣。參見“縮酌”。
1.出自《周禮·春官·司尊彝》凡六彝六尊之酌,郁齊獻酌,醴齊縮酌。
2.出自《禮記·郊特牲》縮酌用茅,明酌也。
6.
姓。戰(zhàn)國時有縮高。見《戰(zhàn)國策·魏策四》。
1.出自《續(xù)通志?氏族略八》周縮高,為管守。
7.
短。
1.出自《淮南子·時則訓》孟春始贏,孟秋始縮。
2.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土圭測景,不縮不盈。
3.出自《明史·外國傳一·朝鮮》至是敗,氣縮,而應昌急圖成功。
8.
捆扎。
1.出自《太平廣記》以香金為鉤,縮絲綸,以舟鯉為餌,不逾旬日,釣一白蛟,長三四丈。
9.
收斂;收縮。
1.出自《淮南子·覽冥訓》春秋縮其和,天地除其德。
2.出自《送窮文》毛發(fā)盡豎,竦肩縮頸,疑有而無,久乃可明。”
3.出自《巧團圓·默訂》我這心慌似有人來至,縮住金蓮不敢西。
4.出自《二馬》野鴨差不多都縮著脖蹲著,有時候用扁嘴在翅上抹一抹。
10.
虧欠,不足。
1.出自《文選·班固〈幽通賦〉》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贏縮。
11.
節(jié)省,減縮。參見“縮衣節(jié)食”。
1.出自《秋獲歌》我愿鄰曲謹蓋藏,縮衣節(jié)食勤耕桑。
2.出自《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農民之家,量入為出,縮衣節(jié)口,雖貧亦足。
3.出自《崔恭人墓志銘》母縮衣嗇食,區(qū)畫綜理,未嘗使大人憂。
1.形容陰森恐怖。
1.射干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射干》。
1.謂天造地設,非人力所能成就。
1.指奸黨,私黨。
鬼怪和神靈不信~丨~莫測(形容極其神奇奧妙)。
1.見"鬼神莫測"。
1.鬼神也預料不到。形容極其神奇奧妙。
1.巫師。
1.主治瘡毒的一種藥草。
好像鬼神暗中差使一樣,形容意外地發(fā)生某種湊巧的事或不自由主地做出某種意想不到的事。也說神差鬼使。
1.見"鬼市"。
1.指死者安葬后祭祀等事。
2.指令人生厭或不愉快的事。
1.鬼的手。亦用作詈詞。
2.鬼的掌握。
1.指神秘莫測的兵法。
2.一種字體。
3.科舉考試揭榜以淡墨書之,稱鬼書。
1.鬼的頭目。
1.鬼點子,壞主意。
1.指半夜間,午夜∮是井宿中的南北河星﹐在鬼宿旁邊﹐要在半夜時分,方能看見鬼宿和井宿,故云。
1.形容人著魔似的沒主意。
2.胡鬧﹐惡作劇。
1.羊桃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羊桃》。
斑禿的俗稱。
1.鬼神之廷府。指植于墓旁之柏樹。語本《漢書.東方朔傳》"柏者,鬼之廷也。"顏師古注"鬼神尚幽暗﹐故以松柏之樹為廷府。"
1.即鬼廷。
1.猶言小鬼頭。
2.形容機靈可愛。
3.蓌蒻的別名。
4.鬼臉錢的俗稱。近世在長沙等地常有出土。近人考證﹐為春秋戰(zhàn)國時代楚國使用的錢幣。參見"鬼臉錢"。參閱錢無咎《古錢考略》一。
5.見"鬼頭銀"。
1.舊時處斬犯人的大刀。亦泛指大刀。
1.猶言鬼頭鬼腦。
1.見"鬼頭鬼腦"。
1.見"鬼臉錢"。
1.亦省稱"鬼頭"。
2.舊指鑄有洋人頭像的銀元。
1.狀獰惡,故名。
1.比喻為金錢而賣力。
2.喻相互推諉不止。
1.有鬼怪的土墩。魋,通"堆"。
1.迷信傳說鬼世界之王。又泛指鬼的頭目。
1.裝神弄鬼的巫覡。
1.鬼蓋的別名。
1.有鬼魂角色上場的戲劇。
2.喻騙人的花招。
聰明狡猾君子精敏,小人鬼黠。
1.死后成仙。
2.指鬼中神仙。
3.怪譎脫俗的人。指唐詩人李賀。
1.鬼的形貌。
1.指古代在宗廟中的祭祀。
1.見"鬼笑"。
1.亦作"鬼嘯"。
2.鬼長叫聲。
1.秦漢時的一種徒刑。因最初為宗廟采薪而得名。鬼薪從事官府雜役﹑手工業(yè)生產勞動以及其它各種重體力勞動等。
1.指鬼預告死信。語本《史記.秦始皇本紀》"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因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
1.傳說群鬼聚居處。
1.猶言奇形怪狀。
〈書〉鬼中的雄杰,用于稱頌壯烈死去的人。
1.鬼神之眼。能窺見隱秘。常用以稱相士之眼。
1.迷信者稱人在夢中驚叫,或覺得有重物壓身不能動彈,叫鬼魘。
1.鬼傳唱的歌謠。
1.鬼臼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鬼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