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
2.
名詞
蓑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為長針形,全草做造紙、人造棉和人造絲的原料,或編制草鞋、蓑衣等。也叫龍須草。
1.
亦作“簑”。亦作“衰”。
2.
雨具名。即蓑衣。
1.出自《詩·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其負其糇。
2.出自《山海經·西山經》〔三危之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其豪如披蓑。
3.出自《五十》詩夜宴看長劍,秋風舞短蓑。
4.出自《紅樓夢》〔寶玉〕一面說,一面摘了笠,脫了蓑,一手舉起燈來。
3.
用草覆蓋;掩。
1.出自《公羊傳·定公元年》三月,晉人執宋仲幾于京師。仲幾之罪何?不蓑城也。
1.曉示勸解。
2.解釋說明。
1.見"譬況"。
1.猶比譬。
1.比如。
也作比如”。連詞。用于舉例校園里種了許多花木,譬如夾竹桃、廣玉蘭、水杉、紫藤等等。fdca
1.沒關系﹔不打緊。
1.譬如。
1.假如。
1.譬喻解釋。
1.譬解勸說。
1.譬如。
1.見"譬如閑"。
1.譬解曉諭。
1.勸止。
1.譬猶﹐譬如。
1.譬如。
1.猶譬如。
1.用來打比方的話。
1.見"譬喻"。
1.亦作"譬諭"。
2.比喻。
3.曉譬勸喻。
1.譬如。
1.比譬論證。
1.謂把它比方作。
1.謂闡明并堅持意見。
1.勸阻。
1.謂曉譬以天子旨意。
1.譬之于﹔譬如。
1.采礦時礦壁或巷道兩側的巖石突然大片崩落。
1.茶名。
1.微小的特長﹐淺薄的技能。
1.見"片長薄技"。
1.片紙。
1.見"片辭"。
1.亦作"片詞"。
2.簡短的言詞。
1.指整體中的一部分。
2.指相對完整的個體。
1.一種將面搟為薄片﹐切成小塊后煮成的帶湯面食。
1.孤舟;一只船。
1.比喻零星的珍貴品。
1.猶片刻。晷﹐日晷﹐測日的儀器﹐借指時間。
1.兩半相合。指交配。
1.殘花。
1.孤鴻。
2.指書信。
1.片面的記載﹐不全面的記載。
1.片狀的藥物制劑。與水劑﹑丸劑等相對而言。
1.一片鱗甲。比喻稀少。
2.一副鎧甲。指一兵一將。
1.形容全軍覆滅。
1.見"片甲不存"。
1.片斷的文字材料。
2.指史書。
1.比喻生拼硬湊。
1.簡短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