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兒)稻麥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實聚生在莖的頂端,叫作穗。
2.
名詞
(~子、~兒)用絲線、布條或紙條等結扎成的裝飾品。
3.
名詞
(Suì)廣州的別稱。
4.
名詞
(Suì)姓。
1.
稻麥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實聚生在莖上頂端部分。
1.出自《詩·小雅·大田》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
2.出自《晏子春秋·諫下六》穗乎不得獲,秋風至兮殫零落。
3.出自《韓非子·難二》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盜賊者傷良民。
4.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嘉谷六穗,我穡曷蓄。
5.出自《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州歲大熟,麥一莖數穗。
2.
穗狀之物。
1.出自《送式遵師謁金陵王相國》詩天竺孱顏暫掩扉,講香浮穗上行衣。
2.出自《命翰林待制朱瀾侍夜飲詩》坐久香成穗,夜深燈欲花。
3.
穗子。絲、絨等扎成的穗狀飾物。
1.出自《紅樓夢》﹝寶玉﹞束著五彩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
2.出自《溫州的蹤跡》鉤彎垂著雙穗,石青色,絲縷微亂,若小曳于輕風中。
4.
燈花。
1.出自《花月痕》﹝癡珠﹞將帳子揭開一看,見斜月上窗,殘燈半穗,黯然四壁,寂無人聲,便又睡下。
2.出自《夢中》詩五色花旗猶照眼,一燈紅穗正垂頭。
5.
量詞。用于穗狀之物。
1.出自《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涼州西縣百姓妻產一子,四手四足,一身分兩面,項上發一穗長至足。
2.出自《虞美人》詞畫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搖曳。
3.出自《暴風驟雨》屯子里,家家戶戶的窗戶跟前,房檐底下,掛著……一穗一穗煮熟了留到冬天吃的嫩苞米干子。
6.
廣州市的簡稱。
1.出自《劉瓊的夙愿實現了》廣州解放后,劉瓊應邀隨電影界赴穗觀光團來到廣州。
7.
泛指穗狀花實。
1.出自《前進吧,祖國》炮火里,栗子樹樸素的花穗,又落遍了朝鮮。
2.出自《經舊游》詩斜日照溪云影斷,水葒花穗倒空潭。
1.猶懷念。
2.謂死者身后人們對他的懷念。
3.指死者留下令人懷念之物。
4.猶留意。
1.忘死;置死不顧。
1.廢舊的佛寺。
1.指前代傳下的宗祠。
1.指死后留下的子孫。亦泛指后裔;后代。
1.猶贈送。
1.小便失禁。
2.排泄的小便。
1.遺老,年老歷練之人。
1.前代留傳下來的風俗習慣。
2.拋棄流俗;超脫世俗。
1.謂超脫塵俗而避世隱居。
1.見"遺算"。
1.見"遺算"。
1.亦作"遺筭"。亦作"遺笇"。
2.失算;失策。
1.亦作"遺穟"。
2.指收獲農作物后遺落在田的谷穗。
3.猶馀糧。
1.見"遺穗"。
1.指死者遺留下的孫兒。
2.泛指后裔﹑后代。
3.謂遺福子孫。
1.古塔。
1.古代留下的土筑高壇。
1.前人留下的歌詠或感嘆。
2.泛指留下感嘆。
1.典出《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鄭玄箋"茇,草舍也。召伯聽男女之訟,不重煩勞,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聽斷焉,國人被其德,說其化,思其人,敬其樹。"后以"遺棠"指召伯留下的盛德惠政。
1.謂留下邪惡。
1.死者留下的田產。
1.前代遺留下來的字帖。
1.猶遺緒。
1.猶馀痛。
1.指前人留下的謀劃。
2.指前代留下的圖卷。
1.某人死后遺下的門徒。泛指繼承某人衣缽的人。
1.丟棄泥塊。形容鄙棄之甚。
2.未開墾利用的土地。
1.蛻皮。
2.遺棄形骸。指尸解;仙逝。
3.僧﹑道認為死是遺其形骸而化去,故稱其尸體為"遺蛻"。
4.遺跡;遺留物。
5.指化石。
1.指帝王臨終前的囑托。
1.猶逃脫。
2.遺漏;亡佚。
1.前朝留下來的老人。
1.超脫;鄙棄。
1.指不為人知的玩賞勝景。
2.指死者生前的玩物。
1.謂拋棄愚妄。
2.指殘剩的頑虜。
1.見"遺亡"。
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錯誤的再認與回憶。分為暫時性遺忘和永久性遺忘,前者指在適宜條件下還可能恢復記憶的遺忘;后者指不經重新學習就不可能恢復記憶的遺忘。
1.謂遺棄名譽地位。
2.猶失望。
1.謂給子孫以利祿,其結果是給他們危厄。語本《后漢書.逸民傳.龐公》"﹝劉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后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
1.猶馀威。
1.猶馀味。
1.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詩文。
2.散逸的詩文。
3.前代留下的法令條文﹑禮樂制度。
1.指散佚的文章和句子。
1.指前代或前人遺留下來而少為人知的傳聞,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1.失誤而紊亂。
1.贈送禮物和問候。
1.遺跡。
1.謂遺棄世務;不問日常事情。
1.謂超脫于世物之外。
2.指古代或死者留下來的物件。
3.指他人遺失的物件。
1.謂舍棄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