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知道;了解。
1.出自《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2.出自《送吳顯道》詩欲往城南望城北,此心炯炯君應識。
3.出自《〈山齋先生文集〉序》故上焉者能識性命之情,其次亦能達於治亂之跡。
4.出自《沁園春·雪》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2.
認識;識別。
1.出自《史記·刺客列傳》﹝豫讓﹞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
2.出自《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3.出自《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弘正初得師道首,疑其非真,召夏侯澄使識之。
3.
賞識。
1.出自《搜神記》班進拜流涕,問:“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見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處。知汝今為明府所識,可為吾陳之,乞免此役。”
2.出自《北齊書·恩幸傳·韓鳳》后主親就眾中牽鳳手曰:“都督看兒來?!币虼吮蛔R,數喚共戲。
4.
知識;見解。
1.出自《莊子·山木》侗乎其無識,儻乎其怠疑。
2.出自《舊唐書·劉子玄傳》史才須有三長,世無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長:謂才也,學也,識也。
3.出自《澹定集·〈文藝評論〉改進要點》識自學出,無學而自詡識高,雖充滿教訓口吻,凌厲姿態,其收效亦微。
5.
思想意識。
1.出自《后漢書·馬融傳論》既而羞曲士之節,惜不貲之軀,終以奢樂恣性,黨附成譏,固知識能匡欲者鮮矣。
2.出自《五君詠·阮步兵》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
6.
知覺。
1.出自《凈業賦》觀耳識之愛聲,亦如飛鳥之歸林。
7.
相識的朋友;知交。
1.出自《元日感懷》詩異鄉無舊識,車馬到門稀。
2.出自《與參寥子書》平生親識,亦斷往還,理故宜爾。
8.
通“適”。剛才。
1.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識見不谷而趨,無乃傷乎?
1.謂受天罰。多用于發誓或詛咒。
1.如天之大。謂極大。
1.《書.泰誓上》"亶聰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蔡沈集傳"亶﹐誠實無妄之謂。言聰明出于天性然也。"后因謂帝王的天性為"天亶"。
1.猶天理﹐天意。
2.指自然界變化規律。
3.指顯示征兆的天象。
4.氣候﹐天氣。
5.時光﹐時候。 6.局勢﹐形勢。 7.佛教所說六道之一。
1.《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后以天道循環﹑報應不爽為"天道好還"。
1.謂天道福善懲惡之說難以憑信。
1.謂天道公正﹐無偏無私。
1.謂得之于天﹐天然具備。
1.天的德性。
1.舊時新年前后﹐民間有在高處懸掛燈盞之俗﹐此燈徹夜通明﹐謂之"天燈"。
2.舊時寺廟﹑商店門前常年懸掛的燈盞。
1.天然的仇敵。自然界中某種動物生性捕食或桅另一種動物﹐前者就是后者的天敵。如貓是鼠的天敵﹐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蟲的天敵。
1.猶言世界上。
1.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會。
2.猶天下。
3.指天地神靈。
4.猶境界﹐境地。
1.見"天長地久"。
1.謂天地萬物的根源。
清代民間秘密結社之一。以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得名。以反清復明”為宗旨,因明太祖年號洪武,故對內稱洪門”。約創立于1674年。有小刀會、紅錢會、哥老會等支派。會員多為農民、手工業工人和游民。曾在各地多次發動反清武裝起義◇常為反動勢力所利用。
1.君﹐皇上;親﹐雙親。舊時教育子弟﹐供一木牌﹐上寫此五字﹐表示此五者依次為人生最須尊崇﹑服從者。
1.表示誠實無欺的誓語。
1.指皇帝之母。
1.猶言開天辟地。
1.書頁上下兩端的空白處﹐上邊叫天頭﹐下邊叫地頭。
1.猶言天誅地滅。
1.見"天地誅滅"。
1.猶天誅地滅。比喻為天地所不容。
1.指皇帝。
1.拜祭天地時陳設香燭﹑供品的桌子。
1.指上帝。
2.皇帝。
3.星名。又稱帝星﹐北極五星之最明者。
1.亦作"天?"。
2.天地。
1.天兵。
1.指天空。
1.宿命論者謂人間的吉兇﹑禍福﹑貴賤等皆由天命所定﹐謂之"天定"。
1.謂天體的運行。
1.天空。
2.帝王的都城。
3.星名。屬于南方七星中的星宿。
4.安徽黃山高峰名。
1.印度的古稱。
1.古國名?;蛞詾榧刺祗?印度的古稱)。
2.指印度。
1.印度的古稱。
1.周天的度數。古代天文學劃分周天區域的單位。
2.天子的胸懷。
1.春。
2.謂天地間首要的事物。
1.猶言配天。謂祭天地以祖先配享。
1.為上天所褫奪。
1.見"天奪之魄"。
1.上天褫奪其年壽。謂不能享其天年。
1.亦作"天奪其魄"。
2.上天奪走他的魂魄。謂欲其死。
3.謂天使其神志迷亂。
1.《論語.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木鐸﹐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用的木舌大鈴◇即以"天鐸"指為上天宣明教化的權柄。
2.喻指替上天宣布教化的警世之言。
又稱鵠”。鳥綱,鴨科。羽毛純白色,頸極長。夏季在中國北方繁殖,秋季遷徙到南方各地越冬。為著名觀賞鳥。中國有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三種,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一種起絨的絲織物或毛織物﹐也有用棉﹑麻做底子的。顏色華美﹐大多用來做服裝或簾﹑幕﹑沙發套等。
1.昆蟲名。體形肥大﹐口吻長﹐觸角前端呈鉤狀。夜間飛行。多數對豆類﹑甘薯有害。常見的有甘薯葉天蛾﹑豆天蛾等。
1.指帝王的恩惠。
2.泛指極大的恩德。
1.佛教謂色界諸天人之耳﹐能聞六道眾生之言語及一切聲響。
2.謂未受壅蔽﹑保持本性的天然之耳。
1.佛教語。又稱"天耳智證通"。六通之一。以與天耳相應之智慧﹐證知一切之聲境而通達無礙者。參見"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