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得之于天﹐天然具備。
1.原為古代西北各族對唐公主之稱﹐后回鶻等族亦以之稱可汗之妻。
1.謂天的職任。
2.天的功績。
3.古以帝王為天子﹐因用以稱頌帝王的功業(yè)。
4.自然的功績。
5.指天時的作用。 6.謂自然形成的工巧。
1.指天帝﹑神仙居住的宮殿;天上的宮廷。
2.比喻絕佳的生活環(huán)境。
3.星垣。
1.屋面和屋面接連處或屋面和高墻接連處用以引泄雨水的溝槽。
1.傳說中獸名。
2.星名。
1.天然構(gòu)成。
1.星相家謂天庭多奇骨者﹐人物杰出。多指人的氣度﹑格調(diào)而言。
2.稱美詩文風(fēng)骨。
3.指駿馬的軀干。
1.天神所擊之鼓。傳說云天鼓震則有雷聲。
2.道家的一種法術(shù)。中央牙齒上下相叩。
3.星名。
1.謂形勢天然險固。
1.云氣的不正常變化。古人據(jù)以測吉兇。
1.猶天門。
2.指地勢險要的關(guān)隘。
3.指宮廷。
4.星名。稱角星。
5.星名。北辰。 6.星名。稱春三月的斗星。 7.星名。稱冬月的奎星。
1.官名。《周禮》分設(shè)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總御百官。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為天官﹐旋復(fù)舊◇世亦稱吏部為天官。
2.借指吏部尚書。
3.泛指百官。
4.指官職。
5.天文;天象。 6.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為天官﹑地官﹑水官。 7.泛指天上仙神居官者。 8.指耳﹑目﹑口﹑鼻﹑形體等感覺器官。
1.俗謂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天官賜福于人。
2.舊日戲曲舞臺有演天官賜福以徼吉利者。亦泛指上天賜福。
1.猶言寶冠。帝王所戴冠冕的美稱。
1.猶言天壤之別﹐比喻兩者差別極大。
1.自然的智慧之光。
2.日光;天空的光輝。
3.指白晝。
4.喻君主。
5.猶天色。 6.晨光。 7.謂天亮。 8.謂天氣。
1.指內(nèi)宮。
1.猶天道。
1.即元陰﹐腎精。促進(jìn)生殖功能的一種物質(zhì)。癸﹐五行中屬陰水。
2.專指女子月經(jīng)。
1.天和鬼。
1.日﹐太陽。
1.指皇室的高貴地位。
1.宗教家謂神所統(tǒng)治﹑人死魂歸的歡樂國土。常用以比喻理想的世界。
2.特指基督教所稱的"上帝之國"。一般指以上帝為中心﹐眾得救靈魂安居之所。有時又指天堂﹐謂上帝的在天居所。
3.太平天國的省稱。
1.喻浩渺的天空。
2.形容相距極遠(yuǎn)。
3.星名。在牽牛星南坎星間。不在二十八宿之列。
1.猶天災(zāi)。
1.自然界的秘密。
1.天河。
2.漢朝之美稱。《漢書.蕭何傳》載劉邦被立為漢王﹐蕭何曰"語曰'天漢'﹐其稱甚美。"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言地之有漢﹐若天之有河漢﹐名號休美。"
1.謂久不雨。
1.皇宮所藏翰墨。
1.銀河。
1.天子的名號。
1.指父子兄弟等血親關(guān)系。
2.猶言天作之合。
1.謂自然和順之理;天地之和氣。
2.謂人體之元?dú)狻?
3.天氣和暖。
1.即銀河。
2.星名。
1.天色黑暗。
2.指黃昏時分。
1.古星名。即天潢。
1.天子的威權(quán)。
2.陣名。
3.天象名。
1.唐高宗永徽六年廢王皇后﹐立武宸妃(則天)為后。高宗稱天皇﹐武后稱天后。見《舊唐書.則天皇后紀(jì)》。
2.道教神名。
3.即天妃。神名。
1.星名。亦稱弧矢﹐屬于南方七宿中的井宿。凡九星(漢時謂有四星)﹐形如弓弧。正對天狼星而有光﹐古人以為主弭兵盜。
2.星名。亦稱弧矢﹐屬于南方七宿中的井宿。凡九星(漢時謂有四星)﹐形如弓弧。弧矢動移不如常而現(xiàn)角芒﹐古人以為主兵盜。
1.道術(shù)通天的仙狐。
1.亦作"天華"。佛教語。天界仙花。
2.指雪。
3.一種急性傳染病。癥狀為先發(fā)高熱﹐全身起紅色丘疹﹐繼而變成皰疹﹐最后成膿皰。十天左右結(jié)痂﹐痂脫后留有疤痕﹐俗稱"麻子"。本病現(xiàn)已消滅。
1.室內(nèi)的天棚。即承塵。
《高僧傳》載南朝梁武帝時云光法師講經(jīng),傳說感動天帝,紛紛飄落天花◇用以比喻說話有聲有色,非常動聽,但多夸大或不切實(shí)際。
1.見"天花"。
1.見"天花亂墜"。
1.空話;大話。
1.出自天性的心懷。
1.即天閹。
1.天災(zāi)。
1.邊遠(yuǎn)荒僻。
2.指未經(jīng)開辟的或荒蕪的。
3.科考未出過及第人才﹐謂之"天荒"。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