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時新年前后﹐民間有在高處懸掛燈盞之俗﹐此燈徹夜通明﹐謂之"天燈"。
2.舊時寺廟﹑商店門前常年懸掛的燈盞。
1.關隘名。古稱桃林塞。東漢時設潼關,故址在今陜西省潼關縣東南,處陜西﹑山西﹑河南三省要沖,素稱險要。
1.潼關和函谷關的并稱。
1.陜西省潼關和華陰的并稱。
1.沖激,沖刷。
1.粘糊貌。
1.高貌。
1.云起貌。引申為盛多。
1.亦作"曈朧"。
2.日初出漸明貌。
3.指代旭日。
4.泛指光線微弱貌。
5.猶蒙朧。不明貌。
1.見"曈昽"。
1.初日漸明貌。
1.日初出漸明貌。
2.明亮貌。
1.毛松散﹐委頓貌。
1.眼睛。亦借指眼光。
1.虹膜中心的小圓孔。光線通過瞳孔進入眼內。
1.愚昧無知。
2.指愚昧的人。
1.瞳孔中有看它的人的像,故稱瞳孔為"瞳人"。亦泛指眼珠。
1.猶瞳人。
1.猶瞳人。
1.瞳人,瞳孔。亦泛指眼睛。
1.指先種后熟的谷類和后種先熟的谷類。
1.方言。刀魚。
1.用刀魚制的鲊醬。宋梅堯臣有《邵考功遺鮦魚及鮦醬》詩。
1.薄弱的力量。鮦,通"啙"。
1.茍且懶惰。鮦,通"啙"。
1.魚名。即刀魚。
1.指輪船上設有較多鋪位,可以容納許多乘客的大艙。
1.總的名稱。
1.猶繼承。
統一全面地籌劃統籌安排。
通盤籌劃,照顧全面本著統籌兼顧的原則,合理解決農業與養殖業發展的矛盾。
1.統轄帶領。
2.清末統轄一標的軍官。見《清史稿.職官志六》。
1.審問。
1.謙讓;謙遜。
1.推倒,壓倒。
1.推遲;拖延。
1.推斷論說。
1.推演,推論衍繹。
1.推論演繹。
2.推移演變。
1.推問驗證。
2.推步驗證。
1.推崇頌揚。
1.推重敬仰。
1.見"推食解衣"。
1.見"推移"。
1.亦作"推迻"。
2.變化﹑移動或發展。
1.推求尋繹。
1.推演遞變。
1.挹,通"揖"。推辭揖讓。
2.挹,通"揖"。推重尊崇。
1.鉆研。
1.推動;推拉。
2.推薦引進。
1.由多人將某一人推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