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兒)條狀物的較細的一頭。
2.
名詞
(~兒)樹枝的末端。
1.
樹木或其他植物的末端。
1.出自《嚴鄭公宅同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2.出自《三千里江山》滿地草都黃了,草梢上沾著層霜花,冬天來了。
2.
樹木的枝條。
1.出自《淮南子·兵略訓》曳梢肆柴,揚塵起壒,所以營其目者,此善為詐佯者也。
2.出自《僮約》驅逐鴟烏,持梢牧豬。
3.
指竹竿。
1.出自《漢書·禮樂志》飾玉梢以舞歌,體招搖若永望。
4.
事物的末尾或一段時間的結尾。
1.出自《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徒觀其附筋樹骨,垂梢植發。
2.出自《又絕句》一年過暑一番愁,六月梢時七月頭。
3.出自《警世通言·福祿壽三星度世》本道又驚又喜,打得一尾赤梢金色鯉魚,約長五尺。
4.出自《牛車上》我們的車子在朝陽里軋著山下的紅綠顏色的小草,走出了外祖父的村梢。
5.
指人的肢體。
1.出自《牡丹亭·鬧殤》冷松松,軟兀剌四梢難動。
6.
船舵的尾部。
1.出自《游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所賴山水客,扁舟枉長梢。
2.出自《送僧游廬山》詩欲游廬山去,將托楚舸梢。
7.
泛指船尾。
1.出自《廣陵潮》﹝饒二﹞說:“你沒有錢,這小劃船是我拿錢雇的,你譬如是搭坐我這船,搭船的沒有坐著中艙的道理。”所以饒三只在梢上坐著,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8.
代指船家,艄公。
1.出自《論綱梢欠折利害狀》綱梢既皆赤露,妻子流離,性命不保,雖加刀鋸,亦不能禁其攘竊。
2.出自《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年》時浙西及通州皆有海舟,兵梢合萬人。
9.
方言。桶。
1.出自《八瓊室金石補正·宋君山鐵梢款》孟府十位鑄到鐵梢壹樣貳只,各重壹仟斤。
10.
現錢,賭本。
1.出自《野獲編·諧謔·吳江謔語》又吳俗呼現錢為梢。
2.出自《紅樓夢》姑娘的金絲鳳,原是我們老奶奶老糊涂了,輸了幾個錢,沒的撈梢,所以借去。
3.出自《官場現形記》大家都是面子上的人,不要拆了人家的梢。
11.
擊,掃。參見“梢殺”。
1.出自《遂志賦》梢吳夷于東隅,掣畔臣乎南荊。
2.出自《秦吉了》詩昨日長爪鳶,今朝大觜烏。鳶梢乳燕一窠覆,烏啄母雞雙眼枯。
3.出自《紅樓夢》這臉上是前日打圍,在鐵網山叫兔鶻梢了一翅膀。
12.
朝向。參見“梢空”、“梢天”。
1.出自《望江南》詞一向四楞低搭地,不思兩腳欲梢空。前路更匆匆。
2.出自《鐵拐李》出門來推了個腳梢天,這婆娘不將我睬。
3.出自《水滸傳》黃達撲通的??個腳梢天,掙扎不迭。
13.
捎,捎帶。
1.出自《范張雞黍》楔子我獨自去與你梢一官來,才顯我的面情。
2.出自《鸞??記·詩激》昨日鄰舍人回,梢得我官人一個口信。
14.
指灌木。參見“梢林”。
1.出自《延安人》前面二三里路的地方,就是梢林。
2.出自秧歌劇《劉順清》奉命來到了南泥灣,砍梢林,開荒地,經營生產。
3.出自《進山東·商州又錄》那些梢林長出一代,砍伐了一代。
15.
量詞。猶枝或支。
1.出自《浣溪沙》詞溪云還伴鶴歸巢,草堂新竹兩三梢。
2.出自《呂梁英雄傳》只見通桃花莊的山梁上,也隱約下來一梢人。
16.
通“旓”。旌旗上的飄帶。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上》張燿日之玄旄,揚左纛,被云梢。
2.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棲鳴鳶,曳云梢。
1.一種很大的鞭子。鑾駕儀衛之警人用具。朝會時鳴之以發聲﹐以示肅靜。也稱鳴鞭。
1.清靜﹑安適。
1.使波浪平息。
2.風平浪靜﹐水不揚波。
1.寧靜淡泊。
1.安靜和樂。
1.塵土不揚。喻國家平安無事。
1.冷靜地立身處世。
2.猶靜居。
1.見"靜字"。
1.純翠﹐純凈的翡翠般的綠色。
1.謂寧靜地思慮﹑省察。
1.貞靜的德行。
1.佛教語。指佛教的"真理"﹑"實理"。
1.猶驕陽。
1.約束。驕,通"矯"。
1.亦作"驕踞"。
2.傲慢不恭。
1.見"驕倨"。
1.驕慢懈怠。
1.高傲而潔身自好。
1.傲慢不滿足。
1.驕縱不聽指揮的軍隊。
1.驕矜的君主。
2.輕視君主。
1.驕縱不遜。
2.形容熾烈炎熱。
1.放縱倨傲。
2.指地位高貴。
1.驕縱不遜。
1.橫暴躁烈。
1.肆無忌憚地在空間飛舞。
1.亦作"驕姱"。
2.驕傲自夸。
3.自豪夸耀。
1.見"驕夸"。
1.驕傲狂妄。
1.驕縱享樂。
1.驕矜暴厲。
1.驕奢華麗。
1.驕橫暴戾。
1.向處于劣勢者顯示驕傲。
2.驕縱頑劣。
1.亦作"驕"。亦作"驕吝"。
2.驕傲而吝嗇。語出《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
1.驕橫兇暴。
1.見"驕虜"。
1.亦作"驕鹵"。
2.驕橫的胡虜。
1.壯健的馬。
1.驕傲自滿。
1.見"驕慢"。
1.猶驕妒。
1.自負有美德。
1.驕橫兇猛。
1.因有才能而驕傲。
1.驕橫,不順伏。
1.傲慢地斜視,輕視。
1.驕縱兇猛。
1.驕縱怨怒。
1.驕矜懦弱。